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0-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0-12页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一、对外贸易缩小了收入差距 | 第14-15页 |
二、对外贸易扩大了收入差距 | 第15页 |
三、对外贸易和收入差距之间并非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对外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研究 | 第18-26页 |
第一节 对外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理论) | 第18-20页 |
二、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S理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对外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机制分析 | 第21-26页 |
一、国家政策机制 | 第22-23页 |
二、产业结构机制 | 第23-24页 |
三、要素价格机制 | 第24-25页 |
四、技术进步机制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 第26-31页 |
第一节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 第26-29页 |
第二节 中国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五章 我国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性研究 | 第31-46页 |
第一节 研究变量的选取和度量 | 第31-34页 |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 | 第31页 |
二、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度量 | 第31-32页 |
三、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基于协整方法的实证研究 | 第34-38页 |
一、单位根检验 | 第34-35页 |
二、协整检验 | 第35-36页 |
三、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 第36-37页 |
四、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研究 | 第38-45页 |
一、VAR模型和脉冲效应函数的构建 | 第39-40页 |
二、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三、基于脉冲效应函数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我国三大区域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 第46-56页 |
第一节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第46-49页 |
一、面板计量模型的构建 | 第46页 |
二、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 第46-49页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一、模型进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二、模型进口和出口分别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三、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一步的分析 | 第53-55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七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第56-62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57-61页 |
一、政府引导投资加大农村制度偏向性 | 第57-58页 |
二、调整外贸结构和产业结构 | 第58页 |
三、完善要素市场制度提升劳动力素质 | 第58-59页 |
四、鼓励技术进步和创新 | 第59-61页 |
第三节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