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环境影响评价论文

建筑环境影响指数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3页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第9-11页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研究第11-13页
   ·研究路线及主要内容第13-16页
第2章 绿色建筑及相关理论研究第16-27页
   ·绿色建筑第16-23页
     ·绿色建筑概念第16页
     ·国外绿色建筑评估的发展第16-18页
     ·我国绿色建筑评估发展研究第18-23页
   ·生命周期理论第23-27页
     ·生命周期理论第23-24页
     ·建筑生命周期评价分析第24-27页
第3章 建筑环境影响指数指标体系第27-52页
   ·建筑环境影响指数指标体系第27-32页
     ·建筑环境影响要素第27-29页
     ·建筑环境影响指数指标体系第29-32页
   ·建筑环境影响指数指标评价指导第32-50页
  指标 1 建筑生命周期 CO2排放量第32-38页
  指标 2 绿化率第38-39页
  指标 3 透水地面比例第39-40页
  指标 4 本土建材使用率第40-42页
  指标 5 绿色建材使用率第42-43页
  指标 6 资源化循环利用率第43-44页
  指标 7 建筑能源效率第44-46页
  指标 8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第46-47页
  指标 9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第47-49页
  指标 10 建筑使用率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建筑环境影响指数计算第52-62页
   ·层次分析法理论第52-55页
     ·层次分析法简介第52-54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第54-55页
   ·指标权重计算第55-58页
     ·建筑环境影响指数层次模型第55页
     ·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第55-58页
   ·建筑环境影响指数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建筑发展第62-81页
   ·气候变化下城市脆弱性第62-65页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第62-63页
     ·城市脆弱性的根源第63-65页
   ·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发展策略第65-79页
     ·低扰动规划设计第66-71页
     ·提高建筑能效第71-76页
     ·优化建筑使用管理第76-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4页
   ·结论第81-82页
   ·不足及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致谢第87-88页
在校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第88-89页
附录第89-102页
 附录 1 建筑环境影响指数专家咨询表第89-91页
 附录 2 建筑环境影响指数权重判断矩阵第91-95页
 附录 3 建筑节能技术清单第95-98页
 附录 4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第98-100页
 附录 5 居住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第100-101页
 附录 6 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第101-102页
 附录 7 居住/公共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某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价研究
下一篇:城市垃圾厌氧发酵沼渣堆肥及其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