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简论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导论第12-27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2-14页
 二、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第14-16页
  (一)研究原则第14-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三、研究综述第16-24页
  (一)关于制度的研究现状第16-19页
  (二)中外思想家对于制度价值的研究第19-21页
  (三)学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探讨第21-24页
 四、研究的理路第24-26页
 五、学术目标及其创新点第26-27页
  (一)学术目标第26页
  (二)难点和创新点第26-27页
第一章 制度、价值及制度价值第27-49页
 第一节 制度第27-36页
  一、制度的学理研究第27-29页
  二、制度的生成逻辑第29-34页
  三、制度的内涵特征第34-36页
 第二节 价值第36-40页
  一、价值的内涵第36-38页
  二、价值的特征第38-39页
  三、价值的类型第39-40页
 第三节 制度价值第40-49页
  一、制度价值的涵义第40-41页
  二、制度价值的属性第41-43页
  三、制度价值体系第43-49页
第二章 制度价值思想的理论渊源第49-69页
 第一节 中国传统制度价值思想第49-53页
  一、儒家理想主义的制度价值思想第49-51页
  二、法家功利主义的制度价值思想第51-52页
  三、道家自然主义的制度价值思想第52-53页
 第二节 西方制度价值思想第53-63页
  一、古希腊制度价值思想第53-56页
  二、西方近代制度价值思想第56-62页
  三、西方现代制度价值思想第62-63页
 第三节 马克思的制度价值思想第63-69页
  一、对以往制度价值思想的批判第63-64页
  二、制度价值的终极诉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64-66页
  三、制度终极价值诉求的实现:共产主义第66-69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确立的条件及标准第69-77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确立的条件第69-72页
  一、经济条件第69-70页
  二、文化条件第70-72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确立的标准第72-77页
  一、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第73-74页
  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实践第74-75页
  三、合乎时代发展的要求第75-77页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内涵第77-97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第77-83页
  一、秩序第77-81页
  二、效率第81-83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第83-93页
  一、自由第83-86页
  二、平等第86-90页
  三、公正第90-93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终极价值第93-97页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评价标准第97-106页
 第一节 制度的价值评价标准的理论审视第97-101页
  一、制度的价值评价本质第97-99页
  二、制度的价值评价形式第99-100页
  三、制度的价值评价标准第100-101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评价标准第101-106页
  一、生产力标准第101-104页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第104-106页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实现第106-131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实现的制约因素第106-116页
  一、体制异化导致价值偏转第106-110页
  二、制度执行不力导致运行低效第110-111页
  三、利益冲突凸显社会矛盾第111-114页
  四、价值多元冲突导致认同缺失第114-116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实现的困境成因第116-118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实现进路第118-131页
  一、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第118-121页
  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第121-124页
  三、培养现代制度文化第124-127页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27-131页
结语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8页
后记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市观
下一篇:IMF援助效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