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5-19页 |
一、龙源期刊网“版权门”事件案情回放 | 第15-16页 |
二、当前期刊文章版权交易中作者的经济权益现状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刊社取得期刊文章著作权的模式透析 | 第19-31页 |
一、稿约 | 第19-28页 |
(一) 稿约概述 | 第20-22页 |
(二) 稿约的效力 | 第22-28页 |
二、报刊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德国和美国期刊文章著作权转让/授权模式 | 第31-36页 |
一、德国期刊文章著作权转让/授权模式 | 第31-33页 |
二、美国期刊文章著作权转让/授权模式 | 第33-36页 |
(一) 《MLA文体手册和学术出版指南》中关于期刊文章版权合同的规定 | 第33-34页 |
(二) 美国的版权转移终止制度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期刊文章版权交易中作者经济权益保护机制的完善 | 第36-49页 |
一、法律层面:完善著作权立法,转变制度职能 | 第36-43页 |
(一) 禁止“强制性—揽子转让/许可” | 第36-37页 |
(二) 增加保障性制度,切实保障作者的获酬权 | 第37-39页 |
(三) 修改不公平条款 | 第39-40页 |
(四) 报刊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制度实现功能转变的设想 | 第40-42页 |
(五) 加强对著作权转让/许可使用合同的规范 | 第42-43页 |
二、管理层面:加强期刊文章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 第43-45页 |
三、政府层面:转变政府职能,注重市场的调节功能 | 第45-47页 |
四、行业层面:探究新的著作权交易运营模式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