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引言 | 第9-16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第12-14页 |
| ·研究的思路 | 第12-13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6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研究的不足 | 第15-16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 ·理论综述 | 第16-22页 |
| ·比较优势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 ·竞争优势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 ·综合比较优势理论 | 第20-22页 |
| ·实证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 ·生产优势影响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22-23页 |
| ·需求优势影响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23-24页 |
| ·交易优势影响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3 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综合比较优势对比分析 | 第25-44页 |
| ·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优势演变概况 | 第25-29页 |
| ·苹果公司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 ·三星电子发展概况 | 第26-27页 |
| ·苹果公司、三星电子优势演变的对比分析 | 第27-29页 |
| ·跨国公司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体系 | 第29-31页 |
| ·跨国公司综合比较优势指标体系 | 第29-30页 |
| ·跨国公司综合比较优势一级指标含义 | 第30页 |
| ·跨国公司综合比较优势二级指标含义 | 第30-31页 |
| ·跨国公司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 ·跨国公司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 | 第31-32页 |
| ·一级优势指数的计算 | 第32页 |
| ·二级优势指数的计算 | 第32页 |
| ·跨国公司优势指数差的计算 | 第32页 |
| ·综合比较优势对比分析 | 第32-42页 |
| ·生产优势对比分析 | 第32-36页 |
| ·需求优势对比分析 | 第36-39页 |
| ·交易优势对比分析 | 第39-42页 |
| ·综合比较优势对比分析 | 第42-44页 |
| 4 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综合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 第44-59页 |
| ·苹果公司的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 第44-47页 |
| ·模型建立和变量的选取说明 | 第44页 |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44页 |
|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 ·三星电子的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 第47-50页 |
| ·模型建立和变量的选取说明 | 第47页 |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47页 |
|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 ·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的优势差异来源实证分析 | 第50-57页 |
| ·基于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优势差异主要来源 | 第50-53页 |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优势差异主要来源 | 第53-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5 启示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附录1 | 第65-70页 |
| 附录2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