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基层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精英行动--以温岭市民主恳谈会为个案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6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7-8页
  一、选题背景第7页
  二、选题意义第7-8页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理论假设第8-9页
 第三节 民主化与精英政治的研究现状第9-13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评价第12-13页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第13-16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3-14页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4-16页
第二章 研究开展的理论基础第16-21页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一、民主化的内涵第16页
  二、社会精英的内涵第16-17页
  三、精英行动的内涵第17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的阐释第17-19页
  一、协商民主理论第17-18页
  二、精英理论第18-19页
  三、治理理论第19页
 第三节 对以上理论的总结与反思第19-21页
第三章 温岭市民主恳谈会的实证研究第21-42页
 第一节 温岭市民主恳谈会的运作模式第21-27页
  一、制度缘起与发展第21页
  二、制度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学分析第21-24页
  三、制度运作的绩效:推进基层社会民主化进程第24-27页
 第二节 精英遴选与行动:预算民主恳谈的新河和泽国模式比较第27-32页
  一、预算民主恳谈的新河模式第27-28页
  二、预算民主恳谈的泽国模式第28-29页
  三、新河与泽国模式的差异比较第29-32页
 第三节 民主恳谈会中的精英行动:基于“漏斗式”权力格局的解构第32-42页
  一、基层社会精英的四种类型第32-33页
  二、民主恳谈会中精英的权力与行动第33-39页
  三、民主恳谈会中精英行动的主要特征第39-42页
第四章 社会精英行动与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运作第42-48页
 第一节 社会精英行动对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影响第42-44页
  一、提升了协商过程的有效性第42页
  二、弱化了多元主体的平等性第42-43页
  三、加速了基层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第43-44页
 第二节 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中社会精英行动的嵌入性解释第44-48页
  一、“集体无意识”:社会结构化理论视角的解释第45页
  二、路径依赖:历史制度主义理论视角的解释第45-46页
  三、社会稳定机制:精英循环理论视角的解释第46-48页
第五章 从精英式协商民主到大众式协商民主:基层社会民主化的可行路径第48-54页
 第一节 规制社会精英的行动权力边界第48-49页
 第二节 增强社会个体民主意识、能力及公共精神第49-50页
 第三节 推进政治参与机会进一步均等化第50-51页
 第四节 增强协商决策过程精英与大众的互动性第51-52页
 第五节 确保协商决策方案的有效落实第52-54页
第六章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政策视角下企业社区参与研究--基于浙江省部分企业调查
下一篇:衢州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