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一、导论 | 第9-16页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12-13页 |
1、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数据来源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安排 | 第13-16页 |
1、研究思路 | 第13页 |
2、研究内容安排 | 第13-16页 |
二、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第16-24页 |
(一) 企业社区参与的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1、企业社区参与行为的研究 | 第16-18页 |
2、企业社区参与的公共政策研究 | 第18-21页 |
(二) 文献述评 | 第21-22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1、社区 | 第22页 |
2、企业社区参与 | 第22-23页 |
3、政策工具 | 第23-24页 |
三、企业社区参与的公共政策分析框架 | 第24-31页 |
(一) 社区建设中公共政策的本质 | 第24页 |
(二) 社区建设中的政府政策工具类型 | 第24-28页 |
1、社区建设中的强制性工具 | 第25-26页 |
2、社区建设中的混合型工具 | 第26-27页 |
3、社区建设中的自愿性工具 | 第27-28页 |
(三) 社区建设中的政策工具选择 | 第28-31页 |
1、基于政府能力与市场能力的分析 | 第28-29页 |
2、基于政府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分析 | 第29-31页 |
四、我国企业社区参与公共政策之实践 | 第31-45页 |
(一) 企业社区参与公共政策的梳理 | 第31-39页 |
1、中央政府法规 | 第32-34页 |
2、地方政府规章——以浙江省为例 | 第34-37页 |
3、市级政府政策——以杭州、宁波市为例 | 第37-38页 |
4、企业社区参与公共政策小结 | 第38-39页 |
(二) 企业社区参与公共政策的运行逻辑 | 第39-42页 |
1、我国企业社区参与政策的演变特点 | 第39-41页 |
2、政府部门在企业社区参与政策中的角色定位 | 第41-42页 |
(三) 基于公共政策功能视角的分析 | 第42-45页 |
1、指引企业社区参与行为 | 第42页 |
2、调节企业社区参与行为 | 第42-43页 |
3、激发企业社区参与行为 | 第43-45页 |
五、当前政策模式下企业社区参与的实证研究——以浙江部分企业调研为基础 | 第45-58页 |
(一) 企业对社区参与认知分析 | 第45-48页 |
1、社区建设的角色认识和前景预期 | 第45-46页 |
2、企业对企业与社区关系的认识 | 第46-48页 |
(二) 企业社区参与意愿分析 | 第48-53页 |
1、企业的社区参与意向 | 第48-49页 |
2、企业社区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3页 |
3、企业社区参与的动机 | 第53页 |
(三) 社区参与中企业与政府的互动分析 | 第53-58页 |
1、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实践 | 第54页 |
2、企业社区参与的模式分析 | 第54-57页 |
3、企业对社区参与的政策认知 | 第57-58页 |
六、公共政策视角下企业社区参与有效性的提升 | 第58-65页 |
(一) 当前企业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58-61页 |
1、企业对社区参与的认知不全和重视程度不够 | 第58页 |
2、“经济”动机驱使下的企业社区参与易造成参与的无序性 | 第58-59页 |
3、企业社区参与缺乏自主性 | 第59-60页 |
4、政府政策供给与企业参与需求的不对等 | 第60-61页 |
(二) 当前企业社区参与问题的政策诱因 | 第61-62页 |
1、政策宣传不到位,企业社区参与政策的低认知化 | 第61页 |
2、社区参与政策工具选择与企业参与能力发展的不同步 | 第61页 |
3、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项目产权不清晰 | 第61-62页 |
4、政府政策制定未充分重视企业社区参与需求 | 第62页 |
(三) 提升企业社区参与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第62-65页 |
1、重视信息和劝导工具在提升企业参与意识的应用 | 第62-63页 |
2、强化混合型政策工具在社区参与中的引导功能 | 第63页 |
3、企业社区参与要更多地引入自愿性政策工具 | 第63-64页 |
4、政策工具选择要以企业社区参与需求为基础 | 第64-65页 |
七、总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