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OECD国家长期护理津贴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一、 导论第9-2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14页
  1. 研究背景第9-10页
  2. 相关概念界定第10-12页
  3. 研究价值第12-14页
 (二) 文献综述第14-17页
  1. 对 OECD 国家长期护理津贴制度的基本介绍第14-15页
  2. 对长期护理津贴制度框架的讨论第15-16页
  3. 对长期护理津贴制度效果的评价第16页
  4. 对我国建设长期护理制度的构想第16-17页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17-18页
  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基本框架第18页
 (四) 论文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1. 论文创新第18-19页
  2. 尚存不足第19-20页
二、 OECD 国家长期护理津贴制度的产生背景第20-33页
 (一) 人口老龄化危机第20-23页
  1. OECD 各国老龄化现状与趋势第20-22页
  2. 老龄化危机带来的长期护理津贴需求第22-23页
 (二) 护理成本危机第23-26页
  1. 对私人性护理成本的估算第23-24页
  2. 长期护理成本中的暗流涌动第24-25页
  3. 寻求合理的成本分担第25-26页
 (三) 家庭结构变化下非正式护理员的困境第26-28页
  1. OECD 国家家庭结构的变迁第26-27页
  2. 非正式护理员的现在与未来第27-28页
  3. 探讨非正式护理员科学的劳动价值第28页
 (四) OECD 国家具备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第28-31页
  1. OECD 国家的经济基础与影响范围第28-29页
  2. OECD 国家的社会条件与发展趋势第29-30页
  3. 长期护理津贴制度产生的强心针和催化剂第30-31页
 (五) 小结第31-33页
三、 OECD 国家长期护理津贴制度的内容框架第33-67页
 (一) 立法规范与责任机构第33-39页
  1. 立法规范第33-36页
  2. 责任机构第36-39页
 (二) 护理等级与覆盖对象第39-47页
  1. 等级情况第39-43页
  2. 覆盖对象第43-47页
 (三) 资金筹集与待遇支付第47-53页
  1. 资金筹集第47-51页
  2. 待遇支付第51-53页
 (四) 服务内容与提供方式第53-60页
  1. 长期护理津贴模式提供的服务第54-55页
  2. 对长期护理提供者的政策考虑第55-57页
  3. 各国在服务内容与提供方式上的实践举例第57-60页
 (五) 质量监管与制度改革第60-65页
  1. 质量监管第60-62页
  2. 制度改革第62-65页
 (六) 小结第65-67页
四、 OECD 国家长期护理津贴制度的实施效果第67-75页
 (一) 覆盖程度贴合实情第67-68页
 (二) 费用支出持续上升第68-70页
 (三) 护理产业快速发展第70-72页
 (四) 就业岗位需求增长第72-75页
五、 评价与启示第75-89页
 (一) OECD 国家长期护理津贴制度的优缺点第75-78页
  1. 长期护理津贴制的优势第75-77页
  2. 长期护理津贴制的劣势第77-78页
 (二) 对我国构建长期护理体系带来的启示第78-84页
  1. 社会背景对比第78-79页
  2. 政府政策先行第79-80页
  3. 长期护理独立第80-81页
  4. 事业力量基础第81-82页
  5. 各方资源整合第82-84页
 (三) 我国未来长期护理制度设计的模式选择第84-89页
  1. 我国国情第84-85页
  2. 模式选择第85-86页
  3. 政策设计第86-89页
结语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8页
致谢第98-99页
附:读研期间发表论著及获奖情况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皖南山区溪流鱼类分类群与功能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的空间格局
下一篇:农村丧偶老人的生活状况及丧偶适应研究--以皖西二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