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0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第16-17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 ·本文的创新 | 第19页 |
| ·本文的不足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 | 第20-28页 |
| ·外贸结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选择 | 第20-23页 |
| ·外贸结构及其优化内涵 | 第20-21页 |
| ·外贸结构形成的理论 | 第21-22页 |
| ·外贸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 | 第22-23页 |
| ·外贸结构优化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 ·优化外贸结构的路径 | 第23-24页 |
| ·影响外贸结构优化的因素分析 | 第24-25页 |
| ·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理论 | 第25-27页 |
|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25-26页 |
| ·产业结构升级内涵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当前福建省外贸发展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 第28-39页 |
| ·当前福建省外贸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8-32页 |
| ·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 第28页 |
| ·外贸依存度高并且波动不稳 | 第28-29页 |
| ·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对优势,竞争力呈上升趋势 | 第29-30页 |
| ·机电产品与高技术产品占比高,但呈下降趋势 | 第30-31页 |
| ·一般贸易成为主要贸易方式 | 第31-32页 |
| ·当前福建省外贸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 ·外贸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 第32-34页 |
| ·加上贸易增值率不高 | 第34页 |
|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失衡 | 第34-35页 |
| ·当前福建省外贸结构层次不高的原因 | 第35-38页 |
| ·制造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 | 第36页 |
| ·重工业未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 第36-37页 |
| ·第三产业内部发展极其不平衡 | 第37页 |
| ·科技投入较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福建外贸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研究 | 第39-50页 |
| ·模型与方法选择 | 第39-40页 |
| ·因子分析 | 第39页 |
| ·协整理论 | 第39-40页 |
| ·评价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 第40-42页 |
| ·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0-41页 |
| ·指标描述与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 ·外贸商品结构与方式结构变量描述 | 第42页 |
| ·因子分析及其结果 | 第42-44页 |
| ·指标体系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 ·因子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 ·协整检验与协整方程 | 第44-48页 |
| ·单位根检验 | 第44-45页 |
| ·协整检验 | 第45-48页 |
|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与外贸结构的耦合分析及经验借鉴 | 第50-60页 |
|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和外贸结构优化耦合的历程 | 第50-55页 |
| ·经济恢复时期,劳密型产业发挥重要作用 | 第50-52页 |
|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资本密集型产业占据主要地位 | 第52-53页 |
| ·石油危机后调整期,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 | 第53-55页 |
| ·日本在促进外贸结构优化上的经验借鉴 | 第55-60页 |
| ·重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 第55-56页 |
| ·因时因势调整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 | 第56-57页 |
| ·加快海外投资,转移低端产业 | 第57页 |
| ·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以及技术引进 | 第57-58页 |
| ·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培育 | 第58-60页 |
| 第六章 促进福建省外贸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 第60-64页 |
|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 第60-61页 |
|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面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 第61-62页 |
|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第62页 |
| ·引导外商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 | 第62-63页 |
| ·发展绿色贸易产业,培育新比较优势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