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中小企业集群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概念 | 第14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特点 | 第14-15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效应 | 第15-16页 |
·融资及集群融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融资理论 | 第16-17页 |
·集群融资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途径之集群融资 | 第19-23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 第19-20页 |
·信用不足,风险系数高 | 第19-20页 |
·成本过高 | 第20页 |
·体制限制 | 第20页 |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主要模式比较 | 第20-22页 |
·企业自筹资金 | 第20页 |
·互助型担保贷款 | 第20-21页 |
·外部契约贷款 | 第21页 |
·关系型贷款 | 第21页 |
·集群股票债券市场融资 | 第21-22页 |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分析 | 第22-23页 |
·集群信用度高 | 第22页 |
·集群分摊成本 | 第22页 |
·集群融资有政策支持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园区内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型模式探讨 | 第23-34页 |
·国外产业园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及借鉴 | 第23-24页 |
·美国园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分析 | 第23页 |
·印度园区中小企业集群 SPV 融资模式分析 | 第23-24页 |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分析 | 第24页 |
·我国园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5页 |
·园区管理不规范,融资渠道不畅 | 第24-25页 |
·政府作用缺失 | 第25页 |
·产业园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设计 | 第25-28页 |
·产业园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之外源性融资模式 | 第25-27页 |
·产业园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之准内源性融资模式 | 第27-28页 |
·不同发展阶段产业园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选择 | 第28页 |
·园区初创期融资模式选择 | 第28页 |
·园区发展期融资模式选择 | 第28页 |
·园区成熟期融资模式选择 | 第28页 |
·集群融资新模式提升融资效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28-32页 |
·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集群融资行为博弈分析 | 第28-30页 |
·集群企业融资行为的信息透明度分析 | 第30-32页 |
·产业园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的优势 | 第32-34页 |
·充分发挥政府功能,扩大集群融资效应 | 第32-33页 |
·分期融资模式提高融资效率 | 第33页 |
·为企业提供内源性资金支持,解决长期融资问题 | 第33-34页 |
第五章 贵州小孟工业园区融资案例分析 | 第34-37页 |
·贵州小孟工业园区融资现状 | 第34-35页 |
·小孟工业园区融资分析 | 第35-37页 |
·利用扶持政策 | 第35页 |
·风投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公司 | 第35页 |
·开拓多种融资渠道 | 第35页 |
·重视招商引资 | 第35-37页 |
第六章 我国园区融资模式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 第37-40页 |
·改进“筑巢引凤”策略,促进园区企业集群的形成 | 第37-38页 |
·制定与地方经济特点相适应合理园区发展规划 | 第37页 |
·建设相应完善的基础设施 | 第37页 |
·制定园区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管理制度 | 第37页 |
·建立严格科学的准入制度,引进产业相关性企业 | 第37-38页 |
·强化政府引导,创新融资体制机制 | 第38页 |
·大力培育产业园区的区域品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 第38页 |
·完善集群环境建设,提高企业集聚水平,扩大集聚效应 | 第38-39页 |
·完善产业园区政策体系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