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 ·白光LED简介 | 第9-14页 |
| ·LED结构及发光原理 | 第9-10页 |
| ·LED的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 ·白光LED实现方式 | 第11-13页 |
| ·白光LED的结构及其优良性能 | 第13-14页 |
| ·白光LED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4页 |
| ·白光LED用荧光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 ·白光LED用钨钼酸盐红色荧光粉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 ·本课题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 第18-21页 |
| ·高温固相法 | 第19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9-20页 |
| ·沉淀法 | 第20页 |
| ·燃烧合成法 | 第20-21页 |
| ·水热合成法 | 第21页 |
| ·本课题红色荧光粉基质及激活剂材料的选取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第22-23页 |
| ·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思路 | 第23-24页 |
| ·本课题研究目标 | 第23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页 |
| ·本课题创新思路 | 第23-24页 |
| 第2章 KCaY_(1-x)Eu_x(MoO_4)_3稀土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24-44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4页 |
| ·KCaY_(1-x)Eu_x(MoO_4)_3粉体的制备 | 第24-26页 |
| ·分析与测试 | 第26-27页 |
| ·粉体的物相分析 | 第26页 |
| ·粉体的形貌分析 | 第26页 |
| ·粉体的荧光特性分析(PL) | 第26-27页 |
| ·粉体的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 第27页 |
| ·粉体的激光粒度分析 | 第27页 |
| ·粉体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43页 |
| ·工艺参数对KCaY_(1-x)Eu_x(MoO_4)_3粉体的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影响 | 第27-33页 |
| ·工艺条件优化对KCaY_(1-x)Eu_x(MoO_4)_3粉体性能影响 | 第33-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3章 KRY_(0.2)Eu_(0.8-z)Bi_z(Mo_(1-y)Si_yO_4)_3(R=Ca,Sr)稀土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44-62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页 |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45页 |
| ·KRY_(0.2)Eu_(0.8-z)Bi_z(Mo_(1-y)Si_yO_4)_3(R=Ca,Sr)粉体的制备 | 第45页 |
| ·分析与测试 | 第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61页 |
| ·KRY_(0.2)Eu_(0.8)(MoO_4)_3(R=Ca,Sr)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45-47页 |
| ·KCaY_(0.2)Eu_(0.8)(Mo_(1-y)Si_yO_4)_3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47-53页 |
| ·KCaY_(0.2)Eu_(0.8-z)Bi_z(MoO_4)_3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53-58页 |
| ·本课题所合成的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能综合比较 | 第58-59页 |
| ·本课题所合成红色荧光粉KCaY_(0.2)(MoO_4)_3:Eu_(0.8)与商用红粉Y_2O_3:Eu比较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4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63页 |
| ·全文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