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职能转变视角下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5页
第一章 导论第15-48页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第15-22页
  一、选题的缘由第15-17页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7-19页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9-2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22-28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22-25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25-28页
 第三节 理论框架第28-36页
  一、核心概念第28-31页
  二、主要观点第31-32页
  三、技术路线第32-33页
  四、研究思路第33-36页
 第四节 理论基础第36-44页
  一、现代政府职能第36-39页
  二、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第39-40页
  三、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第40-44页
 第五节 方法与创新第44-48页
  一、研究方法第44-46页
  二、可能的创新第46-47页
  三、面临的困难第47-48页
第二章 政府绩效评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需要第48-86页
 第一节 政府绩效评估的概念第48-55页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概念第48-51页
  二、政府绩效的理论缘起第51-52页
  三、政府绩效评估的本质第52-53页
  四、政府绩效评估的功能第53-55页
 第二节 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第55-80页
  一、国外绩效评估的历史阶段第56-57页
  二、国外政府绩效评估范式第57-75页
  三、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理念第75-76页
  四、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的特点第76-78页
  五、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的体系和方法第78-79页
  六、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第79-80页
 第三节 职能转变视角下的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第80-86页
  一、政府的功能和职责第80-82页
  二、政府职能转变第82-83页
  三、绩效评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第83页
  四、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第83-86页
第三章 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价值是政府职能转变第86-134页
 第一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第86-101页
  一、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涵义第86-88页
  二、我国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定位第88-92页
  三、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第92-95页
  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的实现路径第95-101页
 第二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基础第101-113页
  一、我国政府的职能、结构及特点第101-107页
  二、我国政府决策的特点第107-109页
  三、我国政府运行的特点第109-113页
 第三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第113-124页
  一、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发展状况第113-116页
  二、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第116-120页
  三、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经验与不足第120-124页
 第四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定位第124-134页
  一、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五原则第124-126页
  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缺乏规范性第126-129页
  三、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定位是职能转变第129-131页
  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是公共服务第131-134页
第四章 政府绩效评估的规范化管理第134-150页
 第一节 法制化是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必然要求第134-137页
  一、绩效评估法制化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第134-135页
  二、绩效评估法制化是提升政府服务能力的需要第135-136页
  三、绩效评估法制化是科学评估的需要第136-137页
  四、绩效评估法制化是调整各方关系的需要第137页
 第二节 科学的组织模式是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环节第137-145页
  一、绩效评估的组织模式特点第137-139页
  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组织模式多为政府主导外部评估第139-141页
  三、西方规范的绩效评估组织评估模式第141-143页
  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需要细化、固化组织模式第143-145页
 第三节 第三方组织绩效评估是绩效评估客观的根本保障第145-148页
  一、第三方组织实施绩效评估的优势第145-146页
  二、影响第三方组织评估的因素第146-147页
  三、第三方评估的实践经验第147-148页
 第四节 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价值为政治理性第148-150页
  一、将政府绩效管理作为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第148页
  二、将政治理性置于核心价值地位进行政府绩效管理第148-149页
  三、将政府绩效管理作为政府治理的核心依据第149-150页
第五章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技术实现途径第150-182页
 第一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类别第150-156页
  一、以不同的目标开展的绩效评估第150-152页
  二、以不同的主体开展的绩效评估第152-153页
  三、以不同的内容开展的绩效评估第153页
  四、以不同的组织方式开展的绩效评估第153-155页
  五、以不同的技术手段开展的绩效评估第155-156页
 第二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模式第156-161页
  一、开展政府绩效评估要明确职责分工第156-157页
  二、开展政府绩效评估要多元评估主体评估第157-159页
  三、选择评估客体要充分满足评估战略价值需要第159-161页
 第三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技术路径第161-167页
  一、政府绩效评估技术路径的选择是评估的关键第161-162页
  二、政府绩效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第162-164页
  三、政府绩效评估要遵循基本原则第164-167页
 第四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第167-174页
  一、科学确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意义第167-168页
  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定要考虑职能第168-170页
  三、基于职能设定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第170-174页
 第五节 政府绩效评估方法的设定要体现价值标准第174-177页
  一、权重分配要体现价值标准第174-176页
  二、政府绩效评估计算分值方法要符合规范第176-177页
 第六节 公众满意度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最终评判标准第177-179页
 第七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程序和步骤第179-182页
  一、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路径第179-180页
  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程序第180-182页
第六章 政府绩效评估案例:天津市绩效管理工作第182-230页
 第一节 天津绩效管理工作的源起及意义第182-190页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使天津市绩效管理应运而生第182-185页
  二、天津绩效管理模式为整体绩效评估第185-186页
  三、职能转变导向成为天津市绩效管理的创新第186-188页
  四、天津绩效管理工作的意义第188-190页
 第二节 天津绩效管理案例第190-199页
  一、天津市绩效管理评估组织模式探究第190-191页
  二、天津市绩效评估程序及步骤第191-199页
 第三节 天津市绩效管理公众满意度评估第199-228页
  一、绩效管理公众满意度评议介绍第199-201页
  二、公众满意度评议的创新点第201-202页
  三、公众满意度评价基本结论第202-206页
  四、从技术环节解决公众满意度差异问题第206-228页
 第四节 及时回应促政府职能转变第228-230页
  一、分类考评,奖惩适度第228-229页
  二、及时回应,提高绩效评估效用第229-230页
第七章 对政府绩效评估的思考第230-239页
 第一节 政府绩效评估的战略需要第230-231页
 第二节 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选择第231-232页
 第三节 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第232-235页
  一、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开展绩效评估第232-234页
  二、政府绩效评估技术要充分考虑价值取向第234-235页
 第四节 政府绩效评估的保障基础第235-239页
  一、以政府绩效评估立法为基础第235页
  二、以评估规范化为发展方向第235页
  三、以职能转变为评估导向第235-236页
  四、以专业民间评估机构参与为目标第236-237页
  五、以外部问责为手段第237-238页
  六、以预算审计制度为依据第238-239页
参考文献第239-256页
致谢第256-258页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258-259页

论文共2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生的逻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下一篇:政策粘嵌及其分离研究--以当代中国户籍政策变迁为中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