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民生的逻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导论第14-48页
 第一节 立题旨意第14-21页
  一、问题的缘起第14-18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18-2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21-41页
  一、“公共服务”理论演化第21-24页
  二、“公共服务”概念解读第24-28页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阐释第28-34页
  四、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差距及解决方案第34-38页
  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效应第38-40页
  小结、现有研究的简要述评第40-41页
 第三节 研究设计第41-48页
  一、研究取向与目标第41-42页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第42-44页
  三、概念逻辑与进路第44-47页
  四、研究创新与限度第47-48页
第二章 公共服务:理论基础与价值规范第48-76页
 第一节 “公共服务”的理论起点第48-60页
  一、理论规范:社会契约论第48-53页
  二、本土话语:民本政治论第53-60页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政策议题第60-66页
  一、西方国家“公共服务”的政策实践第60-63页
  二、当代中国“公共服务”的政策议题第63-66页
 第三节 “公共服务”的价值规范第66-76页
  一、权利保障:公共服务的逻辑起点第66-71页
  二、公益维护:公共服务的实践准则第71-76页
第三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逻辑第76-102页
 第一节 从公共服务到基本公共服务第76-91页
  一、公共服务:概念与分类第76-81页
  二、基本公共服务:界定与范围第81-85页
  三、基本公共服务的“划界”第85-91页
 第二节 社会公平的规范性理论第91-97页
  一、“正义”主题的理论演进第91-93页
  二、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第93-97页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97-102页
  一、社会公平的“秩序参数”第97-99页
  二、补偿公平:“均等化”的实质内涵第99-100页
  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第100-102页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范围第102-137页
 第一节 就业服务与劳动权益保障第102-108页
  一、劳动与劳动权第102-104页
  二、就业服务与政府责任第104-106页
  三、“劳有所得”与劳动权益保障第106-108页
 第二节 社会保障权与基本养老保障第108-114页
  一、生存与社会保障权第108-109页
  二、社会保障与政府责任第109-111页
  三、“老有所养”与基本养老保障第111-114页
 第三节 受教育权与基础教育保障第114-119页
  一、教育与受教育权第114-116页
  二、基础教育与政府责任第116-117页
  三、“学有所教”与基础教育保障第117-119页
 第四节 健康权与基本医疗卫生第119-125页
  一、健康与健康权第119-121页
  二、公共卫生与政府责任第121-123页
  三、“病有所医”与医疗卫生服务第123-125页
 第五节 住房权与住房保障制度第125-130页
  一、住房与住房权第125-126页
  二、住房保障与政府责任第126-128页
  三、“住有所居”与住房保障制度第128-130页
 第六节 文化权与公共文化服务第130-137页
  一、文化与文化权第130-132页
  二、公共文化与政府责任第132-134页
  三、“文有所惠”与公共文化服务第134-137页
第五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路向第137-173页
 第一节 国家转型:走向包容性发展第137-148页
  一、非均衡战略的“发展悖论”第137-140页
  二、国家战略转向:走向包容性发展第140-148页
 第二节 政府发展:走向服务型政府第148-158页
  一、国家转型驱动政府发展第148-152页
  二、政府发展:走向服务型政府第152-158页
 第三节 体制转型:走向公共财政第158-164页
  一、政府发展需要财政转型第158-160页
  二、财政转型:走向公共财政第160-161页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路径第161-164页
 第四节 模式构建:走向“合作治理”第164-173页
  一、公共服务提供:主体扩展与多元供给第164-166页
  二、基本公共服务的“合作治理”第166-173页
第六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治意义第173-194页
 第一节 民生发展的政治逻辑第173-177页
  一、现代化进程的民生诉求第173-174页
  二、民生问题的政治实质第174-176页
  三、民生发展的政策路径第176-177页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的公正诉求第177-181页
  一、社会公正的“意义表达”第177-179页
  二、民生发展的价值意涵:社会公正第179-180页
  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效应第180-181页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的合法性维护第181-186页
  一、政治合法性的“结构变量”第181-183页
  二、民生发展的工具意涵:政治合法性第183-185页
  三、基本公共服务的“聚合”效应第185-186页
 第四节 基本公共服务的整合效应第186-194页
  一、社会分化危及国家整合第186-187页
  二、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第187-190页
  三、族际政治整合的政策路径第190-194页
结束语第194-200页
 一、理论结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第194-197页
 二、主题延展:走向公正协调发展的新路第197-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13页
致谢第213-21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214页

论文共2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嵌入关系:中国招商引资中的政府与市场
下一篇:职能转变视角下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