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8页 |
| ·阻燃剂的介绍 | 第10页 |
| ·阻燃剂的发展简史 | 第10-11页 |
| ·阻燃剂的分类 | 第11-19页 |
| ·无机阻燃剂 | 第11-12页 |
| ·有机卤系阻燃剂 | 第12-13页 |
| ·有机磷系阻燃剂 | 第13-17页 |
| ·有机硅系阻燃剂 | 第17-18页 |
| ·膨胀型阻燃剂 | 第18-19页 |
| ·阻燃剂的基本要求 | 第19页 |
| ·高聚物的一般阻燃机理 | 第19-21页 |
| ·气相阻燃机理 | 第20页 |
| ·凝聚相阻燃机理 | 第20-21页 |
| ·中断热交换机理 | 第21页 |
| ·含N、P元素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 第21-22页 |
| ·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 第21-22页 |
| ·膨胀型阻燃剂(含N、P)的阻燃机理 | 第22页 |
| ·国内阻燃剂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3-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 第二章 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28-48页 |
| ·引言 | 第28-29页 |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 ·实验原料及试剂来源 | 第29-30页 |
| ·主要仪器型号及来源 | 第30页 |
| ·阻燃剂BDP的合成方法 | 第30-31页 |
| ·合成工艺探讨 | 第31-43页 |
| ·阻燃剂BDP按方法(1)合成的反应机理 | 第31-32页 |
| ·原料配比的影响 | 第32-34页 |
| ·催化剂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第35-37页 |
| ·水分对产品的收率、纯度和色泽的影响 | 第37-39页 |
| ·粗产品的后处理对BDP收率和纯度的影响 | 第39-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4页 |
| ·产物结构的红外表征(液膜法) | 第43页 |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第三章 PEPA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48-58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 ·实验原料及试剂来源 | 第48-49页 |
| ·主要仪器型号及来源 | 第49页 |
| ·PEPA的制备 | 第49页 |
| ·分析方法 | 第49页 |
| ·PEPA合成工艺探讨 | 第49-54页 |
| ·PEPA的合成原理 | 第49-50页 |
| ·原料的纯化对合成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原料配比对PEPA收率的影响 | 第51页 |
| ·溶剂的类型对PEPA收率和后处理难易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溶剂的配比对PEPA收率和后处理难易的影响 | 第52页 |
| ·反应的温度对PEPA合成的影响 | 第52-53页 |
| ·POCl_3滴加时间对PEPA收率的影响 | 第53页 |
| ·POCl_3滴加完毕后的反应时间对PEPA合成的影响 | 第53页 |
| ·后处理的方式对PEPA合成的影响 | 第53页 |
| ·回收的溶剂再利用制备PEPA时的收率 | 第53-54页 |
| ·PEPA的图谱解析 | 第54-55页 |
| ·红外图谱(KBr压片,cm~(-1)) | 第54-55页 |
| ·~1H-NMR图谱(DMSO-d_6作为溶剂)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PEPA衍生物的合成 | 第58-66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实验部分 | 第58-61页 |
| ·实验原料及试剂来源 | 第58-59页 |
| ·主要仪器型号及来源 | 第59页 |
| ·衍生物1的合成 | 第59-60页 |
| ·衍生物2的合成 | 第60-61页 |
| ·图谱解析 | 第61-64页 |
| ·IR图谱(KBr压片,cm~(-1)) | 第61-62页 |
| ·~1HNMR图谱(DMSO-d_6作为溶剂) | 第62-63页 |
| ·热重分析 | 第63-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 结论和展望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