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自然科学史论文

民国时期教育播音研究(1928-1949)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目录第12-15页
引言第15-23页
1 教育播音的传入与教育播音在中国的诞生第23-64页
   ·无线电广播技术的传入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第23-36页
     ·无线电广播技术的早期传入第23-29页
     ·无线电广播在中国的早期发展第29-33页
     ·无线电广播在我国教育上的最初应用第33-36页
   ·教育播音的早期发展第36-64页
     ·对西方教育播音成果的引介第36-38页
     ·早期电化教育中的播音教育(1935年以前)第38-51页
     ·教育电台的出现第51-53页
     ·早期教育播音人才的培养第53-61页
     ·中国教育播音早期发展阶段的特点第61-64页
2 教育播音的一度繁荣与曲折发展第64-130页
   ·国民政府对教育播音的提倡与推行第64-84页
     ·教育部组织的著名科学家、学者播音讲演工作第66-77页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第77-81页
     ·教育部教育播音委员会的建立第81-84页
   ·教育播音的迅速发展与一度繁荣第84-99页
     ·教育播音事业的迅速发展(1935年——抗日战争前)第84-91页
     ·部分省、市电化教育组织的建立第91-96页
     ·部分地区教育播音的繁荣——以江苏和浙江为例第96-99页
   ·抗战期间教育播音的曲折发展第99-108页
     ·抗战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第99-101页
     ·抗战对教育播音发展的影响第101-105页
     ·抗战时期教育播音的发展第105-108页
   ·抗战胜利后的教育播音第108-126页
     ·播音教育的重建第109-126页
     ·内战对教育播音的影响第126页
   ·民国时期教育播音人才培养第126-128页
   ·解放区教育播音的发展第128-130页
3 民国时期教育播音专题与案例研究第130-193页
   ·教育播音的相关政策法令第130-145页
     ·实施办法方面第130-133页
     ·全国实施电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育播音方面)第133-142页
     ·人才培养方面第142-143页
     ·节目改进方面第143-145页
   ·教育播音相关书刊与知识传播第145-155页
     ·《广播周报》第145-147页
     ·《播音教育月刊》第147-150页
     ·《电化教育》第150-155页
   ·关于民国时期教育播音技术的探讨第155-165页
   ·以镇江民众教育馆为代表的教育播音实践第165-177页
   ·教育播音在普通中学教育的应用第177-185页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中的播音教育第185-193页
     ·高校设置的相关专业第186-189页
     ·高校中其他教育播音活动第189-193页
4 民国时期教育播音重要人物研究第193-218页
   ·陶行知对播音教育的倡导第193-196页
   ·陈果夫对教育播音的推动第196-200页
   ·陈礼江对播音教育的探索和推广第200-208页
   ·以赵元任为代表的学者对教育播音的积极参与第208-218页
5 结论与启示第218-237页
   ·民国时期教育播音的反思与检讨第218-224页
   ·民国时期教育播音对教育的影响第224-231页
     ·社会需求是教育播音发展的原动力第226-230页
     ·教育播音的发展对教育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第230-231页
   ·民国时期教育播音发展的历史启示第231-235页
     ·制度建设是教育播音发展的机制保障第231-234页
     ·杰出人物的参与和人才队伍建设是教育播音发展的重要保证第234-235页
   ·结语第235-237页
参考文献第237-245页
致谢第245-2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46页

论文共2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世纪以来贝加尔湖自然保护的历史研究
下一篇:安岛直圆与和田宁的圆理研究--兼论与清代算学相关成果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