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综述研究 | 第10-12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页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4050”就业问题的现状 | 第14-20页 |
第一节 “4050”群体概念 | 第14-16页 |
第二节 “4050”就业歧视分析 | 第16-17页 |
第三节 “4050”就业难的深层原因 | 第17-20页 |
第二章 “4050”就业难中的政府责任 | 第20-30页 |
第一节 政府责任的内涵 | 第20-23页 |
第二节 政府在解决“4050”就业难问题中应承担的责任 | 第23-26页 |
第三节 政府在解决“4050”就业难问题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第三章 政府促进“4050”再就业的模式典范 | 第30-36页 |
第一节 北京市建立“4050”失业人员再就业援助制度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上海市独辟蹊径的“4050”再就业模式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张家口市结对帮扶“4050”人员再就业 | 第32-33页 |
第四节 福州市“承诺卡”实现“4050”就业援助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政府促进“4050”再就业中的责任体系实现路径 | 第36-46页 |
第一节 从政治层面推展“4050”人员就业政策实施 | 第36-38页 |
第二节 经济层面建立“4050”人员劳动关系市场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管理层面规范“4050”人员劳务市场 | 第39-41页 |
第四节 公共层面帮助“4050”人员完成再就业 | 第41-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