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2-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概念解读与范围界定 | 第23-32页 |
·相关概念解读 | 第23-24页 |
·聚落 | 第23页 |
·聚落遗产 | 第23-24页 |
·聚落类型及形态 | 第24-27页 |
·聚落类型 | 第24-26页 |
·聚落形态 | 第26-27页 |
·聚落形成主要因素 | 第27-29页 |
·自然地理 | 第27页 |
·经济活动 | 第27-28页 |
·宗教信仰 | 第28页 |
·家族制度 | 第28-29页 |
·洞庭湖区域范围的界定 | 第29-31页 |
·《水经注》中的描述 | 第29-30页 |
·《洞庭湖志》中的图注 | 第30页 |
·现今水系划分 | 第30页 |
·现今行政区划 | 第30-31页 |
·东洞庭湖区域聚落遗产范围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东洞庭湖区域聚落遗产概况 | 第32-41页 |
·东洞庭湖区域聚落遗产考察 | 第32-34页 |
·文献考察 | 第32-33页 |
·实地探访 | 第33-34页 |
·东洞庭湖区域聚落遗产形成背景 | 第34-36页 |
·特殊的地理环境 | 第34页 |
·深厚的文化积淀 | 第34-35页 |
·丰富的历史遗迹 | 第35-36页 |
·东洞庭湖区域主要聚落遗产分布特点 | 第36-40页 |
·层次分明的布局结构 | 第36-37页 |
·择水而居的选址原则 | 第37页 |
·长而紧凑的空间格局 | 第37-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东洞庭湖区域聚落遗产要素(以聂市、新市为例) | 第41-62页 |
·东洞庭湖区域主要聚落遗产要素分类 | 第41-44页 |
·形制特色的古建筑 | 第41-42页 |
·尺度宜人的古街巷 | 第42-43页 |
·历史悠久的古码头 | 第43-44页 |
·内涵丰富的非物质 | 第44页 |
·聂市古镇聚落遗产要素 | 第44-54页 |
·聂市古镇背景资料分析 | 第44-47页 |
·聂市古镇主要聚落遗产要素 | 第47-53页 |
·聂市古镇聚落遗产现存问题 | 第53-54页 |
·新市老街聚落遗产要素 | 第54-59页 |
·新市老街背景资料分析 | 第54-56页 |
·新市老街主要聚落遗产要素 | 第56-59页 |
·新市老街聚落遗产要素保存及使用现状 | 第59页 |
·东洞庭湖区域主要聚落遗产要素特征 | 第59-60页 |
·自然的聚落形态 | 第59-60页 |
·合理的街巷组织 | 第60页 |
·特色的建筑形式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东洞庭湖区域聚落遗产价值及评估 | 第62-80页 |
·东洞庭湖区域聚落遗产价值 | 第62-68页 |
·地域识别价值 | 第62-63页 |
·历史文化价值 | 第63-65页 |
·旅游开发价值 | 第65-67页 |
·建筑艺术价值 | 第67-68页 |
·东洞庭湖区域聚落遗产价值评估标准 | 第68-75页 |
·历史年代——悠久、稀有、知名 | 第69-72页 |
·保存现状——完整、统一、丰富 | 第72-74页 |
·文化主题——文化背景、非物质 | 第74-75页 |
·东洞庭湖区域聚落遗产价值评估方法 | 第75-79页 |
·历史演绎之见证法 | 第76-77页 |
·要素识别之归纳法 | 第77-78页 |
·主题表现之分析法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