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汉语双字词阅读的ERP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前言 | 第9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阅读的概述 | 第9-11页 |
| ·镜像阅读的研究概况 | 第11-19页 |
| ·镜像的概念 | 第11-12页 |
| ·镜像阅读 | 第12页 |
| ·镜像阅读与镜像物体识别的差异 | 第12页 |
| ·镜像阅读的生理基础 | 第12-13页 |
| ·镜像现象的年龄差异研究 | 第13页 |
| ·镜像阅读的文化差异研究 | 第13-14页 |
| ·镜像阅读的心理过程 | 第14-17页 |
| ·心理旋转 | 第15-16页 |
| ·心理旋转的加工方式 | 第16-17页 |
| ·镜像阅读的fMRI研究 | 第17页 |
| ·与镜像阅读相关的ERP成分研究 | 第17-19页 |
| 3 问题提出 | 第19-21页 |
| ·镜像阅读的心理过程 | 第19-20页 |
| ·镜像阅读过程中心理旋转的加工方式 | 第20-21页 |
| 4 实验研究一 | 第21-32页 |
| ·实验目的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 ·被试 | 第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脑电记录 | 第22页 |
| ·实验程序 | 第22-23页 |
| ·实验结果 | 第23-28页 |
| ·行为数据 | 第23页 |
| ·脑电数据结果的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3-28页 |
| ·N1波峰值和波峰潜伏期的差异 | 第26-27页 |
| ·P2波峰值和波峰潜伏期的差异 | 第27页 |
| ·N2波峰值和波峰潜伏期的差异 | 第27-28页 |
| ·N400波峰值和波峰潜伏期的差异 | 第28页 |
| ·P300波峰值和波峰潜伏期的差异 | 第28页 |
| ·讨论 | 第28-31页 |
| ·正镜像字词识别差异 | 第29-30页 |
| ·心理旋转的证据 | 第30-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 5 实验研究二 | 第32-37页 |
| ·实验目的 | 第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 ·被试 | 第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 ·实验设计 | 第33页 |
| ·实验仪器与程序 | 第33-34页 |
| ·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 ·讨论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6 总讨论 | 第37-38页 |
| 7 总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6页 |
| 附录 | 第46-49页 |
| 实验一 材料 | 第46-47页 |
| 实验二 材料 | 第47-49页 |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