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概述 | 第10-14页 |
(一) 对精神损害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 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与功能 | 第11-12页 |
1. 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 | 第11页 |
2. 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 | 第11-12页 |
(三)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内涵 | 第12-14页 |
二、 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研究 | 第14-19页 |
(一) 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在实践中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1. 实践中因违约而导致精神损害的情形大量存在 | 第14页 |
2. 因违约而导致的精神损害得不到有效救济 | 第14-15页 |
(二) 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在理论上的必要性 | 第15-19页 |
1. 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发展趋势使然 | 第15-16页 |
2. 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是确保民事责任体系统一的需要 | 第16-17页 |
3. 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是民法公平原则的要求 | 第17-18页 |
4. 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是完全赔偿原则的要求 | 第18-19页 |
三、 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研究 | 第19-30页 |
(一)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比较法考察 | 第19-22页 |
1. 大陆法系考察 | 第19-20页 |
2. 英美法系考察 | 第20-21页 |
3. 国际性立法考察 | 第21-22页 |
4.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页 |
(二) 对否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观点的评析 | 第22-26页 |
1. 违约中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违反合理预见规则 | 第22-23页 |
2. 精神损害证明困难及难以计算 | 第23-24页 |
3. 肯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将导致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 | 第24-25页 |
4.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是惩罚性赔偿,与违约损害赔偿性质不符 | 第25-26页 |
5. 在违约中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不利于鼓励交易 | 第26页 |
(三) 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基础 | 第26-30页 |
1. 张定伟、刘冬霞与金夫人婚纱摄影服务合同纠纷案 | 第27页 |
2. 冯林、段茜倩诉海峡旅行社及北京招商国际旅游管理总公司旅游合同纠纷案 | 第27-28页 |
3. 程鹏与紫薇婚庆社服务合同纠纷案 | 第28-30页 |
四、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制度构建 | 第30-36页 |
(一)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构建模式 | 第30-31页 |
1. 一般禁止而例外允许模式 | 第30页 |
2. 竞合允许模式 | 第30页 |
3. 一般允许模式 | 第30-31页 |
(二)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31-33页 |
1. 损害事实 | 第31-32页 |
2. 违约行为 | 第32页 |
3. 因果关系 | 第32-33页 |
4. 主观上无须有过错 | 第33页 |
(三)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制 | 第33-36页 |
1. 合理预见规则 | 第33-34页 |
2. 减轻损失规则 | 第34-35页 |
3. 合同约定的限制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