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I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II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III 研究的方法 | 第9页 |
V 研究的路线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相关概念的释析 | 第10-18页 |
·老中青教师的划分、界定与特点 | 第10-11页 |
·同课异构教学 | 第11-15页 |
·同课异构教学的基本解释 | 第11-12页 |
·同课异构教学的基本过程 | 第12-14页 |
·同课异构教学评价特点 | 第14-15页 |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 第15-18页 |
·课堂评价的基本解释 | 第15页 |
·教学效果的基本解释 | 第15-16页 |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 | 第16页 |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的理论和组织准备 | 第18-25页 |
·老中青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比较的维度 | 第18-21页 |
·教学设计的比较 | 第18页 |
·课堂技能的比较 | 第18-20页 |
·教师风格的比较 | 第20-21页 |
·学习效果的比较 | 第21页 |
·前期准备 | 第21-25页 |
·组成团队 | 第21-23页 |
·制定计划 | 第23-25页 |
第三部分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第25-49页 |
·案例的选择与评价过程 | 第25-27页 |
·案例的选择 | 第25页 |
·案例评价过程 | 第25-27页 |
·“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课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 第27-39页 |
·教学设计评价 | 第28-33页 |
·课堂技能评价 | 第33-36页 |
·教师风格评价 | 第36-38页 |
·学习效果评价 | 第38-39页 |
·“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 第39-49页 |
·教学设计评价 | 第39-45页 |
·课堂技能评价 | 第45-46页 |
·教师风格评价 | 第46-47页 |
·学习效果评价 | 第47-49页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 | 第49-52页 |
·老中青教师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49页 |
·老中青教师专业发展的几条建议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一 “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课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 第54-58页 |
附录二 “真菌”一课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 第58-64页 |
附录三 “生物进化的历程”一课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 第64-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