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前言 | 第7-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 1 祖国中医学对腰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第9-13页 |
| ·祖国中医学对腰间盘突出症归属范畴的认识 | 第9页 |
| ·祖国中医学对腰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9页 |
| ·中医分型 | 第9-10页 |
| ·治疗 | 第10-13页 |
| 2 当代临床医学对腰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第13-18页 |
| ·概述 | 第13页 |
| ·病因病机及分类 | 第13-15页 |
| ·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现状 | 第15-18页 |
| 临床研究 | 第18-24页 |
| 1 资料来源 | 第18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18-19页 |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8页 |
| ·祖国医学辩证诊断标准 | 第18-19页 |
|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第19页 |
| 3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9-20页 |
| ·纳入标准 | 第19-20页 |
| ·排除标准 | 第20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刀具及药物选择 | 第20页 |
| ·观察指标 | 第20页 |
| 5 病情评价 | 第20-21页 |
| ·评分标准 | 第20页 |
| ·评分等级 | 第20-21页 |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1页 |
| 6 治疗方法 | 第21-23页 |
| ·治疗组 | 第21-22页 |
| ·对照组 | 第22-23页 |
| 7 统计学方法 | 第23-24页 |
| 研究结果 | 第24-27页 |
| 1 两组性别分布比例分析表 | 第24页 |
| 2 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比较分析表 | 第24页 |
| 3 两组病程时间分析比较分析表 | 第24页 |
| 4 治疗后两组患者自觉疼痛分级比较分析表 | 第24-25页 |
| 5 治疗后两组椎旁压痛感觉比较分析表 | 第25页 |
| 6 治疗后直腿抬高角度比较分析表 | 第25页 |
| 7 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分析比较表 | 第25-26页 |
| 8 两组临床疗效总比较分析表 | 第26页 |
| 9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表 | 第26页 |
| 10 不良反应 | 第26-27页 |
| 讨论 | 第27-34页 |
| 1 腰椎间盘的治疗位置解剖及疼痛原理 | 第28-29页 |
| 2 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术后疼痛的原理 | 第29-32页 |
| ·针刀医学概述 | 第29-30页 |
| ·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机理 | 第30-32页 |
| ·针刀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32页 |
| 3 问题和展望 | 第32-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附录 | 第38-3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9-41页 |
| 个人简介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