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5页 |
·论文的主要框架 | 第15-16页 |
第2章 信用证及银行审单的理论分析 | 第16-24页 |
·信用证概述 | 第16-17页 |
·信用证的产生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信用证的概念 | 第17页 |
·信用证下银行审单的法理基础 | 第17-18页 |
·银行审单行为的基本问题 | 第18-20页 |
·银行审单的含义 | 第18页 |
·信用证业务中审单行为的主体及其义务 | 第18-20页 |
·UCP600 和 ISBP 中关于信用证下银行审单的相关规定 | 第20-22页 |
·UCP600 对信用证下银行审单的规定 | 第20-21页 |
·ISBP 对信用证下银行审单的相关规定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信用证下银行审单标准及信用证欺诈 | 第24-32页 |
·目前信用证下银行审单标准存在的不同理念 | 第24-26页 |
·精确性审单标准 | 第24-25页 |
·模糊性审单标准 | 第25页 |
·原则性审单标准 | 第25-26页 |
·信用证下银行审单的黄金法则——严格相符原则 | 第26-27页 |
·严格相符原则的概述 | 第26页 |
·严格相符原则的法理基础 | 第26-27页 |
·银行审单与信用证欺诈例外 | 第27-31页 |
·银行审单与信用证欺诈发生的内在关系 | 第27-28页 |
·信用证欺诈例外的前提和要求 | 第28-29页 |
·信用证欺诈中银行的责任 | 第29-30页 |
·我国有关信用证欺诈的相关规定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信用证下银行审单存在的问题及信用证面临的危机 | 第32-36页 |
·信用证下银行审单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信用证下银行审单标准的不统一 | 第32-33页 |
·关于信用证下银行审单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第33页 |
·信用证本身存在不规范 | 第33页 |
·信用证面临的危机 | 第33-36页 |
·信用证使用率下降 | 第33-34页 |
·信用证审单的风险越来越大 | 第34页 |
·信用证欺诈的盛行 | 第34-36页 |
第5章 信用证及银行审单的完善建议 | 第36-42页 |
·完善信用证审单标准的统一性 | 第36页 |
·完善我国信用证法律适用制度 | 第36-38页 |
·加强各国信息共享和合作 | 第38-39页 |
·采用比较标准的信用证 | 第39页 |
·借鉴国外的保理经验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