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碱高效降解菌选育及混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25页 |
·蓖麻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蓖麻简介 | 第9页 |
·蓖麻产品的价值及应用研究现状 | 第9页 |
·蓖麻产业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蓖麻饼粕的营养及应用 | 第10-12页 |
·蓖麻饼粕的营养价值 | 第10-11页 |
·蛋白质饲料工业现状 | 第11-12页 |
·蓖麻饼粕的毒性 | 第12-14页 |
·蓖麻毒蛋白(Ricin) | 第12页 |
·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s) | 第12页 |
·蓖麻碱(Ricinine) | 第12-14页 |
·蓖麻变应原(Allergen) | 第14页 |
·蓖麻饼粕脱毒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物理法脱除蓖麻饼粕毒素 | 第14-15页 |
·化学法脱除蓖麻饼粕毒素 | 第15-16页 |
·物理化学联合法脱除蓖麻饼粕毒素 | 第16页 |
·植物育种法 | 第16-17页 |
·生物法脱除蓖麻饼粕毒素 | 第17页 |
·混菌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 第17-19页 |
·混合菌株发酵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7-18页 |
·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饮料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混合菌株固态发酵的问题和展望 | 第19页 |
·蓖麻饼粕毒素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蓖麻碱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变应原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23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3-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6页 |
·材料、培养基与仪器设备 | 第25-28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供试材料 | 第26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26-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6页 |
·HPLC法检测蓖麻碱含量 | 第28页 |
·变应原含量的检测 | 第28-29页 |
·蓖麻碱高效降解菌的选育 | 第29页 |
·脱毒菌株的初步鉴定 | 第29-32页 |
·菌株复配发酵蓖麻饼粕的脱毒效果试验 | 第32页 |
·混菌发酵蓖麻饼粕降解蓖麻碱的单因素试验 | 第32-33页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混菌发酵工艺参数 | 第33页 |
·蓖麻饼粕发酵样品的营养成分分析 | 第33-34页 |
·菌株的蓖麻碱降解机理研究 | 第34-3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6-56页 |
·HPLC法检测蓖麻碱含量 | 第36-37页 |
·样品的蓖麻碱液相检测 | 第36页 |
·蓖麻碱标准曲线 | 第36-37页 |
·变应原检测标准曲线 | 第37页 |
·蓖麻碱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 第37-42页 |
·实验室现有降解菌的筛选 | 第37-38页 |
·蓖麻碱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 | 第38-39页 |
·脱毒菌株的初步鉴定 | 第39-42页 |
·复合菌株发酵蓖麻饼粕的脱毒效果 | 第42-43页 |
·混菌发酵蓖麻饼粕降解蓖麻碱的单因素试验 | 第43-46页 |
·底物料液比对蓖麻碱降解率的影响 | 第43页 |
·培养温度对蓖麻碱降解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接种量对蓖麻碱降解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菌液接种比例对蓖麻碱降解率的影响 | 第45页 |
·发酵时间对蓖麻碱降解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混菌发酵工艺参数 | 第46-50页 |
·因素选取和试验设计 | 第46-47页 |
·发酵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 | 第47-50页 |
·工艺优化与验证试验 | 第50页 |
·蓖麻饼粕发酵样品的营养成分分析 | 第50-51页 |
·菌株的蓖麻碱降解机理研究 | 第51-56页 |
·比色法测定腈水解酶活性的标准曲线 | 第51页 |
·比色法与HPLC检测腈水解酶活性方法比较 | 第51-52页 |
·供试菌株的腈水解酶活性分析 | 第52-54页 |
·菌株腈水解酶对不同底物的作用效果 | 第54-56页 |
4. 结论 | 第56-57页 |
5. 展望 | 第57-5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8.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