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含铬废弃物中铬鞣剂的再生与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鞣制和鞣剂的作用 | 第8页 |
·铬鞣的发展概况 | 第8-9页 |
·铬鞣液的发展 | 第8-9页 |
·铬鞣剂的发展 | 第9页 |
·铬盐化学的研究 | 第9-10页 |
·铬金属的生物性能及危害 | 第10页 |
·铬的环境标准 | 第10-11页 |
·清洁化鞣制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高吸收铬鞣法 | 第11-12页 |
·少铬鞣法 | 第12页 |
·无铬鞣法 | 第12-13页 |
·铬鞣废液循环利用法 | 第13页 |
·制革铬泥处理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再生铬鞣剂的制备与应用 | 第16-37页 |
·引言 | 第16-19页 |
·鞣制机理 | 第16-17页 |
·铬鞣剂的结构与鞣铬性能间的关系 | 第17-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原料的成分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双氧水氧化法 | 第20页 |
·热分解法 | 第20页 |
·红矾氧化法 | 第20页 |
·鞣制对比实验 | 第20-21页 |
·成品革机械检测方法 | 第21页 |
·双氧水氧化法制备再生铬鞣剂 | 第21-24页 |
·正交实验 | 第21-22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22-24页 |
·硫酸用量 | 第24页 |
·铬泥的不同比例 | 第24页 |
·热分解氧化法制备再生铬鞣剂 | 第24-25页 |
·不同温度分解铬泥 | 第24-25页 |
·制备再生铬鞣剂 | 第25页 |
·红矾氧化法制备再生铬鞣剂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6页 |
·原材料的成分分析 | 第25页 |
·双氧水氧化法的条件优化 | 第25-32页 |
·热分解法温度的影响 | 第32-34页 |
·红矾氧化法条件优化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再生铬鞣剂的性能及表征 | 第37-50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37页 |
·pH电位滴定法 | 第37-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第38页 |
·红外光谱法 | 第38页 |
·pH电位滴定法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9页 |
·再生铬鞣剂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38-45页 |
·再生铬鞣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5-48页 |
·再生铬鞣剂的pH电位滴定 | 第48-49页 |
·本章小节 | 第49-50页 |
4 结论 | 第50-51页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50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50-51页 |
5 展望 | 第51-52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8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