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桥梁工程坍塌事故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桥梁设计阶段的风险研究 | 第13页 |
·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研究 | 第13-14页 |
·桥梁运营阶段的风险研究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桥梁工程坍塌事故风险分析理论基础 | 第18-32页 |
·事故致因理论 | 第18-24页 |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第19页 |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第19页 |
·轨迹交叉论 | 第19-20页 |
·人因系统理论 | 第20-21页 |
·因果连锁理论 | 第21-24页 |
·危险源分类理论 | 第24-26页 |
·按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 第24页 |
·按引起事故起因物类型分类 | 第24-25页 |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 第25-26页 |
·风险分析理论 | 第26-32页 |
·风险识别 | 第27-29页 |
·风险估计 | 第29-30页 |
·风险评价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桥梁工程坍塌事故调查统计及致因分析 | 第32-42页 |
·国内外桥梁典型坍塌事故简析 | 第32-38页 |
·桥梁工程各阶段坍塌事故统计 | 第38-40页 |
·施工阶段 | 第38页 |
·运营阶段 | 第38-39页 |
·拆除阶段 | 第39-40页 |
·典型桥梁坍塌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桥梁坍塌事故风险因素发生机理分析 | 第42-48页 |
·桥梁结构系统外的风险因素发生机理 | 第42-45页 |
·水害、泥石流及冰凌风险因素发生机理 | 第42-43页 |
·震害风险因素发生机理 | 第43页 |
·风灾害风险因素发生机理 | 第43-44页 |
·船舶、车辆碰撞风险因素发生机理 | 第44页 |
·超载风险因素发生机理 | 第44-45页 |
·桥梁结构系统内的风险因素发生机理 | 第45-46页 |
·设计风险因素发生机理 | 第45页 |
·施工风险因素发生机理 | 第45-46页 |
·维护风险因素发生机理 | 第46页 |
·材料风险因素发生机理 | 第46页 |
·其他风险因素发生机理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抵母河特大桥坍塌事故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 第48-77页 |
·抵母河特大桥工程概况 | 第48-55页 |
·工程项目简介 | 第48页 |
·主要技术标准 | 第48页 |
·桥址自然概况 | 第48-50页 |
·推荐方案主跨538m单跨双铰简支钢桁梁悬索桥基本构造 | 第50-55页 |
·抵母河特大桥坍塌风险源识别 | 第55-60页 |
·风险源辨识特点 | 第55-56页 |
·风险源辨识依据 | 第56页 |
·风险源辨识途径 | 第56页 |
·风险源因素检查表 | 第56-60页 |
·抵母河特大桥坍塌风险分析与评价 | 第60-72页 |
·桥梁结构系统内的风险因素分析与评价 | 第60-67页 |
·桥梁结构系统外的风险因素分析与评价 | 第67-72页 |
·抵母河特大桥坍塌风险应对措施 | 第72-77页 |
·桥梁结构系统内的风险应对措施 | 第72-74页 |
·桥梁结构系统外的风险应对措施 | 第74-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研究结论 | 第77页 |
·研究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