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液压传动论文

液压破碎锤疲劳寿命分析与仿真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液压破碎锤的发展第13-15页
     ·国外发展状况第13页
     ·国内发展状况第13-14页
     ·液压破碎锤的发展方向第14-15页
   ·液压破碎锤疲劳寿命与仿真技术研究现状第15-19页
     ·液压破碎锤疲劳寿命研究现状第15-17页
     ·液压破碎锤仿真技术研究现状第17-19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19页
     ·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案第19-20页
     ·研究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第2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液压破碎锤工作原理及液压系统分析第22-38页
   ·液压破碎锤结构与工作原理第22-26页
     ·液压破碎锤的基本结构第22-24页
     ·气液联合式破碎锤工作原理第24-26页
   ·液压破碎锤系统的数学模型第26-30页
     ·模型假设第27页
     ·阶段 a 的数学模型第27-28页
     ·阶段 b 的数学模型第28页
     ·阶段 c 的数学模型第28页
     ·阶段 d 的数学模型第28-29页
     ·阶段 e 的数学模型第29-30页
   ·DSHplus 模型建立第30-34页
     ·DSHplus 简介第30页
     ·液压破碎锤系统模型建立第30-34页
   ·仿真与结果分析第34-37页
     ·仿真参数设定第34-35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液压破碎锤多体动力学分析第38-50页
   ·多体系统动力学技术第38页
     ·多体动力学第38页
     ·多体动力学仿真技术第38页
   ·RecurDyn 软件简介第38-40页
   ·液压破碎锤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第40-43页
     ·液压破碎锤三维模型建立第40-41页
     ·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第41-42页
     ·模型参数设定第42页
     ·约束和作用力的定义第42-43页
     ·确定输入与输出变量第43页
   ·联合仿真模型建立第43-45页
   ·联合仿真分析第45-47页
     ·仿真参数设置第45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5-47页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液压破碎锤有限元分析第50-63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1-56页
     ·模型简化与网格划分第51-52页
     ·网格质量检查第52-53页
     ·赋材料属性第53-55页
     ·模型连接和边界条件第55-56页
   ·模型整理及求解第56-57页
   ·结果分析第57-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疲劳寿命计算软件的开发第63-71页
   ·疲劳破坏第63-64页
     ·疲劳破坏的特征第63-64页
     ·疲劳寿命第64页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64-66页
     ·线性损伤理论第64-65页
     ·非线性损伤理论第65-66页
   ·材料 S-N 曲线第66-67页
   ·雨流计数第67-68页
   ·疲劳软件的开发第68-70页
     ·开发环境第68页
     ·程序的开发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液压破碎锤疲劳寿命分析第71-79页
   ·疲劳寿命准则的选择第71页
   ·疲劳寿命分析第71-77页
     ·导入有限元结果第72页
     ·设置疲劳计算参数第72-73页
     ·疲劳寿命结果分析第73-77页
   ·疲劳寿命计算对比第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研究总结第79-80页
   ·研究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丝绵材料的正硅酸乙酯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惯性平台的轨道空间线形检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