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民主思想及其现代反思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论文选题的依据 | 第9-10页 |
1. 理论依据 | 第9页 |
2. 现实依据 | 第9-10页 |
(二)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四)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 第15-21页 |
(一)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 第15-16页 |
(二)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思想 | 第16-17页 |
(三) 托克维尔的社会制约权力思想 | 第17-18页 |
(四)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民主思想 | 第18-21页 |
1. 欧文的民主思想 | 第18-19页 |
2. 傅立叶的民主思想 | 第19页 |
3. 圣西门的民主思想 | 第19-21页 |
二、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1-40页 |
(一) 革命民主主义者阶段的民主思想 | 第21-28页 |
1. 出版自由 | 第21-23页 |
2. 平等议政 | 第23-24页 |
3. 人民主权 | 第24-25页 |
4. 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 | 第25-27页 |
5. 公有制与民主 | 第27-28页 |
(二) 共产主义者阶段的民主思想 | 第28-32页 |
1. 无产阶级民主与专政 | 第28-29页 |
2. 无产阶级民主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第29-32页 |
(三) 马克思论“真正”的民主制 | 第32-40页 |
1. 议行合一制 | 第33-35页 |
2. 普选制 | 第35-36页 |
3. 社会自治 | 第36-38页 |
4. 民主监督 | 第38页 |
5. 廉洁政府与廉价政府 | 第38-40页 |
三、对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现代反思 | 第40-44页 |
(一)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一种预设性的民主思想 | 第40-41页 |
(二) 过度集权制存在的弊端 | 第41-42页 |
(三) 民主集中制尚待完善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