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王闿运拟古诗学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前言第11-17页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王闿运评论第12-14页
 二、 建国后的王闿运研究第14-17页
第一章 王闿运和王闿运拟古诗学缘起第17-29页
 第一节 王闿运生平简介第17-21页
 第二节 王闿运拟古诗学缘起第21-29页
  一、 地域环境因素第21-23页
  二、 文化氛围因素第23-24页
  三、 个人动机因素第24-29页
第二章 汉魏六朝诗歌与王闿运拟古诗学理论第29-46页
 第一节 汉魏六朝诗歌述略第29-31页
 第二节 王闿运拟古诗学理论第31-46页
  一、 “古今”论第31-34页
  二、 “治情”论第34-37页
  三、 “主文”论第37-40页
  四、 “源流”论第40-42页
  五、 “师法”论第42-46页
第三章 王闿运拟古诗歌创作第46-56页
 第一节 拟古题诗第46-48页
 第二节 山水咏物诗第48-51页
 第三节 时事感怀诗第51-56页
第四章 王闿运拟古诗学影响第56-63页
 第一节 与王闿运同辈的汉魏六朝诗派的诗人第56-60页
 第二节 汉魏六朝诗派的弟子第60-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文体偏离看《爵士乐》黑人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
下一篇:一方水土两方人--浙东文化语境下的鲁迅和周作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