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主体功能区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1-14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2-14页
   ·学位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第14-16页
     ·研究重点第14页
     ·研究难点第14页
     ·研究创新点第14-16页
2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第16-30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16-19页
     ·科学发展观第16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6-17页
     ·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第17-18页
     ·主体功能区下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第18-19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19-28页
     ·主体功能区研究综述第19-21页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综述第21-25页
     ·主体功能区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综述第25-26页
     ·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第26-28页
   ·分析和借鉴第28-30页
3 主体功能区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30-44页
   ·主体功能区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型态第30-34页
     ·主体功能区概述第30-33页
     ·指标体系的目标型态第33-34页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第34-35页
     ·科学性原则第34页
     ·全面性原则第34页
     ·通用可比原则第34页
     ·可操作性原则第34页
     ·主体功能导向原则第34-35页
   ·主体功能区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35-40页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5-38页
     ·指标内涵的解释第38-40页
   ·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评价指标选取第40-44页
4 主体功能区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第44-52页
   ·指标权重确定第44-46页
   ·指标的无量纲化第46-47页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评价模型第47-49页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47-48页
     ·灰色关联分析步骤第48-49页
   ·模型的评价第49-52页
5 主体功能区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基于浙江省各市的实证分析第52-68页
   ·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第52-53页
   ·各主体功能区的评价实证分析第53-66页
     ·基本原始数据第53-55页
     ·评价指标的权重测算第55-59页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评价第59-66页
   ·评价结果及分析第66-68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8-70页
   ·结论第68页
   ·建议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6页
附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溪市物流园区选址研究
下一篇:政府背景、两权分离度与民营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最终控制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