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1-12页 |
(四)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一、“二重开放”与制造业集聚: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一) “二重开放”与制造业集聚的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 对外开放与制造业集聚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2. “二重开放”与制造业集聚的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二) “二重开放”与制造业集聚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 “二重开放”的理论与测度 | 第15-16页 |
2. 制造业集聚的理论与测度 | 第16-18页 |
二、广西省域经济“二重开放”与制造业集聚基本格局 | 第18-25页 |
(一) 广西省域经济“二重开放”格局 | 第18-21页 |
1. 对外开放格局 | 第18-20页 |
2. 区际开放格局 | 第20-21页 |
(二) 广西制造业集聚基本格局 | 第21-25页 |
1. 广西制造业集聚的主要模式 | 第21-22页 |
2. 广西制造业集聚的主要特征 | 第22-25页 |
三、“二重开放”背景下广西制造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分析 | 第25-32页 |
(一) 对外开放与制造业集聚形成机制分析 | 第25-28页 |
1. 对外贸易机制 | 第25-26页 |
2. 外商直接投资机制 | 第26-27页 |
3. 对外直接投资机制 | 第27-28页 |
(二) 区际开放与制造业集聚形成机制分析 | 第28-32页 |
1. 商品流动机制 | 第29页 |
2. 资本流动机制 | 第29-30页 |
3. 劳动力流动机制 | 第30-32页 |
四、“二重开放”与广西制造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 第32-44页 |
(一) 基本模型的设定 | 第32-33页 |
1. VAR模型 | 第32页 |
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32-33页 |
(二) 样本数据与变量设定 | 第33-35页 |
1. 样本数据 | 第33页 |
2. 变量选取与设定 | 第33-35页 |
(三) 主成分分析 | 第35-40页 |
1.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5-36页 |
2. 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3. 主成分分析结果及其分析 | 第37-40页 |
(四) 实证检验 | 第40-43页 |
1. VAR模型 | 第40-42页 |
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42-43页 |
(五) 实证的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4-48页 |
(一) 主要结论 | 第44-45页 |
(二) 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1. 发挥政府职能,进行制度创新 | 第45-46页 |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投资环境 | 第46页 |
3. 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 第46页 |
4. 放宽人口流动限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 第46-47页 |
5. 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 第47页 |
6. 吸引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创新 | 第47页 |
7. 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招商引资体系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