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检修与维护论文--燃料及润滑料论文

微乳化甲醇柴油的理化特性与燃烧特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引言第14页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石油消耗现状第14-16页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第14-15页
     ·我国石油消耗现状第15-16页
   ·内燃机替代燃料第16-18页
   ·甲醇作为内燃机替代燃料第18-23页
     ·甲醇的理化性质第18-20页
     ·甲醇的生产现状第20-21页
     ·柴油机燃用甲醇的意义第21页
     ·柴油机燃用甲醇的方法第21-22页
     ·燃用甲醇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第22-23页
   ·柴油机燃用乳化甲醇柴油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工作第25-28页
第二章 微乳化甲醇柴油的制备第28-46页
   ·微乳化机理第28-32页
     ·乳状液第28-29页
     ·微乳液及其形成机理第29-32页
   ·微乳化柴油清洁燃烧机理第32-34页
   ·微乳液的制备方法第34-36页
     ·微乳化剂的选择第34-36页
     ·微乳化剂的复配第36页
   ·微乳化甲醇柴油的制备第36-45页
     ·微乳溶液形成的判定方法第36-37页
     ·定性筛选微乳化剂第37-38页
     ·微乳化剂乳化效率分析第38-41页
     ·制备微乳化甲醇柴油实验设计第41-43页
     ·微乳化剂加入方式对乳化效率的影响第43-44页
     ·微乳化甲醇柴油的外观形貌第44页
     ·微乳化甲醇柴油的经济性分析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微乳化甲醇柴油的理化特性研究第46-72页
   ·小角散射表征微乳化甲醇柴油微观形貌第46-58页
     ·小角散射技术简介第46-49页
     ·甲醇柴油样品测量第49页
     ·甲醇柴油散射图像与散射曲线第49-54页
     ·甲醇柴油粒子平均回转半径与平均直径第54-55页
     ·甲醇柴油微电子密度不均匀尺度第55-57页
     ·甲醇柴油粒子分形特征第57-58页
   ·微乳化甲醇柴油的稳定性研究第58-64页
     ·油酸含量对微乳化甲醇柴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58-60页
     ·乙酸乙酯含量对微乳化甲醇柴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60-61页
     ·中等碳链醇对微乳化甲醇柴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61-62页
     ·含水量对微乳化甲醇柴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62-64页
   ·微乳化甲醇柴油的流动性研究第64-69页
     ·微乳化甲醇柴油的粘度特性研究第64-67页
     ·微乳化甲醇柴油的凝点特性研究第67-68页
     ·微乳化甲醇柴油的冷滤点特性研究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2页
第四章 微乳化甲醇柴油化学动力学模型研究第72-88页
   ·正庚烷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第72-80页
     ·正庚烷简化化学动力学机理模型的建立第73-74页
     ·正庚烷简化化学动力学机理模型有效性分析第74-80页
   ·甲醇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第80-84页
     ·甲醇化学动力学简化机理模型的建立第81页
     ·甲醇简化化学动力学机理模型有效性分析第81-84页
   ·甲醇与正庚烷耦合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五章 柴油机燃用微乳化甲醇柴油实验及模拟研究第88-128页
   ·柴油机台架实验装置简介第88-90页
     ·柴油机主要技术参数第88-89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89-90页
   ·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第90-92页
   ·柴油机工作过程第92-95页
     ·燃烧过程第92-93页
     ·放热规律第93-94页
     ·燃烧噪声第94-95页
   ·缸内压力分析第95-101页
     ·原机供油提前角缸内压力第95-97页
     ·不同供油提前角缸内压力第97-101页
   ·燃烧噪声分析第101-105页
     ·标定工况燃烧噪声第101-102页
     ·最大扭矩工况燃烧噪声第102-103页
     ·燃烧噪声负荷特性第103-104页
     ·供油提前角对燃烧噪声的影响第104-105页
   ·放热规律分析第105-110页
     ·放热规律随转速变化的特性第105-107页
     ·放热规律随负荷变化的特性第107-110页
   ·经济性分析第110-111页
   ·排气温度分析第111-112页
   ·污染物排放分析第112-113页
   ·柴油机燃用微乳化甲醇柴油三维数值模拟第113-126页
     ·三维模拟模型的建立第113-116页
     ·计算模型的验证第116-118页
     ·标定工况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与柴油模拟分析第118-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第128-132页
   ·全文的主要工作第128-129页
   ·论文创新点第129-130页
   ·工作展望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专利申请、项目情况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细长杆多腔模注塑成型工艺多因素多目标集成优化
下一篇:软体柔性管状器官的生物摩擦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