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1. 导论 | 第14-27页 |
·序言 | 第14-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3-25页 |
·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其他相关问题 | 第25-27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 | 第25-26页 |
·关于本文的其他问题 | 第26-27页 |
2. 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背景研究 | 第27-37页 |
·我国农民工的起源与特点 | 第27-31页 |
·农民工的起源 | 第27-29页 |
·农民工特点分析 | 第29-31页 |
·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31-33页 |
·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 第33-37页 |
·我国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制度概况 | 第33-34页 |
·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体系的主要模式 | 第34-37页 |
3. 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转移衔接现状 | 第37-51页 |
·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转移衔接 | 第37-42页 |
·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 | 第37-40页 |
·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的衔接 | 第40-42页 |
·综合医疗保险模式的发展与变化 | 第42-44页 |
·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并入城镇职工医保 | 第42-43页 |
·上海综合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医保统筹现状 | 第43-44页 |
·城保模式的转移衔接 | 第44-51页 |
·东莞模式——全市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第46-48页 |
·太仓模式——可自由转换的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模式 | 第48-51页 |
4. 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转移接续问题难点分析 | 第51-64页 |
·制度转移衔接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 第51-55页 |
·账户模式的对接 | 第51-53页 |
·缴费年限的衔接 | 第53页 |
·统筹基金的平衡 | 第53-54页 |
·待遇等待期的规范 | 第54-55页 |
·制度转移衔接困境分析 | 第55-60页 |
·制度碎片化严重,跨制度衔接成本过高 | 第55-56页 |
·各险种管理机制不统一,制度衔接难度加大 | 第56-58页 |
·各地制度规定繁杂,不利于制度的跨区域衔接 | 第58-59页 |
·信息技术落后,制度衔接人力成本过高 | 第59-60页 |
·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64页 |
·制度内因素 | 第60-61页 |
·制度外因素 | 第61-64页 |
5. 国外流动人员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经验比较 | 第64-74页 |
·国际间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经验 | 第65-70页 |
·区域社会保障协作机制 | 第65-69页 |
·国家之间的社会保障双边协议 | 第69-70页 |
·国内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经验 | 第70-72页 |
·法国——专业分工,统一接续模式 | 第70-71页 |
·日本——差别性的统一接续模式 | 第71-72页 |
·其他代表国家的流动人口医保接续经验 | 第72页 |
·国外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转移衔接经验总结 | 第72-74页 |
·区域利益的协调是实现顺畅转移接续的重要前提 | 第72-73页 |
·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实现顺畅转移接续的重要条件 | 第73页 |
·其他方面的改革对实现有效的医疗保险制度转移衔接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 第73-74页 |
6. 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转移接续对策建议 | 第74-82页 |
·制度内的政策建议——改革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险制度 | 第74-77页 |
·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实现不同地区间险种内的一致性 | 第74-75页 |
·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消除“碎片化” | 第75-76页 |
·规范制度设计,统一账户模式,解决衔接缺口 | 第76-77页 |
·统一经办管理体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转移衔接信息系统 | 第77页 |
·制度外的政策建议—统筹城乡社会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 第77-80页 |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 | 第77-78页 |
·设立中央风险调配基金,缓和异地基金转移矛盾 | 第78-79页 |
·政策引导医疗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实现医疗资源地域间平衡分布 | 第79页 |
·建立健全农民工保护制度,着重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 | 第79-80页 |
·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转移衔接最终模式与路径 | 第80-82页 |
结语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后记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