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萧开愚诗歌观念中的主体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3页
 一、萧开愚诗歌观念中的主体性第9-10页
 二、对萧开愚诗歌及其诗歌观念的相关研究第10页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范围和章节安排第10-13页
第一章 主体性的社会和文学语境第13-21页
 一、政治意识形态与主体性第13-17页
  (一)在“强制性递进关系”中的“伪主体”第13-15页
  (二)对抗式主体第15-17页
 二、第三代诗人的主体性观念第17-21页
第二章 从无视而自由到正视而自由第21-33页
 一、“勇敢者”和“可耻者”:对《原则》的重写第22-25页
  (一)重写的动机第22页
  (二)限度意识第22-25页
 二、抒情和反讽:萧开愚的戏剧独白式抒情诗第25-30页
  (一)反讽:自我探索的勇气第26页
  (二)两个极端:道德主义写作和不及物写作第26-27页
  (三)戏剧性:增加“抒情”的障碍和难度第27-28页
  (四)异质元素:突破伪“真善美”的表达模式第28-30页
 三、“中年写作”:对写作才能的管理第30-33页
第三章 “影响的焦虑”:对处境和来去的辨识第33-41页
 一、对西方“多个自我”的模仿第33-35页
 二、以思想代替信仰:对“模仿”的反思第35-37页
 三、知识分子思想中的“紧箍咒”第37-41页
第四章 善意价值观:向“个人的成熟主体”靠近第41-55页
 一、日常的“我”和写作的“我”第41-43页
 二、碎片的“我”与“众我合并”:综合意识第43-47页
 三、善意价值观:综合的起点第47-55页
  (一)文学层次与内在结构完整的个人第49-51页
  (二)主观个体的善意方向:明确的理性第51-55页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厢记》对《金瓶梅》《红楼梦》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台湾“同志书写”中的主体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