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1章 白居易亲情诗的创作概况及其情感内涵 | 第13-17页 |
第一节 创作概况 | 第13-15页 |
一、内容抒写的广泛性 | 第13-14页 |
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 第14页 |
三、题材的丰富多样性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情感内涵 | 第15-17页 |
第2章 白居易亲情诗创作的时空分布及其原因 | 第17-29页 |
第一节 白居易亲情诗创作的时间与空间分布 | 第17-23页 |
一、亲情诗创作的时间分析 | 第18-19页 |
二、亲情诗创作的空间分析 | 第19-23页 |
第二节 亲情诗创作高峰期的原因分析 | 第23-29页 |
一、社会政治背景 | 第23-24页 |
二、作者思想的转变 | 第24-25页 |
三、家庭的变故 | 第25-26页 |
四、晚年的闲适 | 第26-29页 |
第3章 白居易亲情诗的主要内容 | 第29-39页 |
第一节 亲情之乐 | 第29-33页 |
一、与妻子苦乐相随的厮守之乐 | 第30-31页 |
二、与孩子相随相惜的养育之乐 | 第31-32页 |
三、与兄弟团圆相聚的手足之乐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亲情之悲 | 第33-39页 |
一、对父母离世和自己未尽到反哺之悲 | 第33-35页 |
二、对孩子不幸早夭和自己老而无子之悲 | 第35-36页 |
三、对兄弟早逝和彼此分离之悲 | 第36-39页 |
第4章 白居易亲情诗的突出特点 | 第39-43页 |
第一节 细节镜头所展示的画面感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借物喻人所展示的形象感 | 第40-41页 |
第三节 事件琐细所展示的家常感 | 第41页 |
第四节 体悟生死所展示的哲理感 | 第41-43页 |
第5章 白居易亲情诗中的意象 | 第43-47页 |
第一节 以乌鸦为意象来作喻——对母亲感情的寄托 | 第43-44页 |
第二节 以大雁为意象来作喻——对兄弟感情的寄托 | 第44-45页 |
第三节 以鸟类、珍珠等为意象来作喻——对孩子感情的寄托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