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疫苗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进展 | 第11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机制 | 第11-17页 |
·黏附作用 | 第11-13页 |
·对机体的杀伤作用 | 第13-16页 |
·免疫逃逸作用 | 第16-17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乳腺炎的危害 | 第17-18页 |
·乳腺炎病原菌 | 第18-19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传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 | 第19页 |
·基因工程疫苗 | 第19-22页 |
第二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 ClfA、Hla、Sbi 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 第22-37页 |
·材料 | 第22-23页 |
·菌种与载体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主要溶液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9页 |
·ClfA、Hla 及 Sbi 全长基因的克隆 | 第23-25页 |
·ClfA、Hla 及 Sbi 功能区基因的克隆 | 第25-27页 |
·CA、Hla 片段与 Sbi(Ⅰ-Ⅳ)的原核表达 | 第27-29页 |
·结果 | 第29-35页 |
·ClfA、Hla 及 Sbi 全长基因的扩增结果 | 第29页 |
·CA、Hla 片段与 Sbi(Ⅰ-Ⅳ)的扩增结果 | 第29-30页 |
·ClfA、Hla 与 Sbi 的序列分析 | 第30-34页 |
·目的蛋白的 SDS-PAGE 电泳 | 第34页 |
·目的蛋白的 Western Blot 检测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ClfA 的克隆与表达 | 第35页 |
·Hla 的克隆与表达 | 第35-36页 |
·Sbi 的克隆与表达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 Hla 的突变、原核表达与活性测定 | 第37-43页 |
·材料 | 第37页 |
·菌种与载体 | 第37页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39页 |
·突变毒素 H35A 的全长基因克隆 | 第37-39页 |
·H35A 去信号肽片段的克隆 | 第39页 |
·H35A 片段的原核表达 | 第39页 |
·融合蛋白 Hla 与 H35A 的溶血活性测定 | 第39页 |
·结果 | 第39-42页 |
·H35A 全长和 H35A 片段的克隆 | 第39页 |
·H35A 片段的基因序列分析 | 第39-41页 |
·融合蛋白 H35A 的表达与检测 | 第41页 |
·融合蛋白 Hla 与 H35A 的溶血活性测定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 DNA 疫苗的构建与检测 | 第43-50页 |
·材料 | 第43页 |
·试验动物 | 第43页 |
·菌种与载体 | 第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方法 | 第43-46页 |
·动物免疫 | 第43-44页 |
·DNA 疫苗的构建 | 第44-46页 |
·结果 | 第46-48页 |
·抗体滴度测定结果 | 第46页 |
·DNA 疫苗的构建 | 第46-47页 |
·DNA 疫苗的鉴定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多抗制备 | 第48页 |
·DNA 疫苗的构建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