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9页 |
| 前言 | 第19-28页 |
| 1. 氧化苦参碱抗肝纤维化作用 | 第19-20页 |
| 2. 受体介导的HSC纳米靶向给药系统 | 第20-22页 |
| 3. 聚合物泡囊 | 第22-24页 |
| 4. 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 第一章 聚合物泡囊制备与评价 | 第28-40页 |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 ·材料 | 第28-29页 |
| ·仪器 | 第29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9-35页 |
| ·PEG-PCL的合成与表征 | 第29-30页 |
| ·聚合物的表征 | 第30-32页 |
| ·PEG-PCX聚合物泡囊的制备及表征 | 第32-35页 |
| 3. 讨论 | 第35-37页 |
| 4. 小结 | 第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第二章 RGD修饰的氧化苦参碱聚合物泡囊的制备和评价 | 第40-59页 |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0-41页 |
| ·材料 | 第40页 |
| ·仪器 | 第40-41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1-53页 |
| ·含量测定方法学 | 第41-43页 |
| ·超滤法测定包封率 | 第43-45页 |
| ·氧化苦参械聚合物泡囊制备 | 第45-50页 |
| ·薄膜分散法制备氧化苦参碱聚合物泡囊 | 第45-47页 |
| ·pH梯度法制备氧化苦参碱聚合物泡囊 | 第47-50页 |
| ·RGD修饰的氧化苦参碱聚合物泡囊的制备 | 第50页 |
| ·聚合物泡囊粒径、Zeta电位及形态学考察 | 第50-51页 |
| ·聚合物泡囊中OM的释放考察 | 第51-52页 |
| ·放置稳定性的考察 | 第52-53页 |
| 3. 讨论 | 第53-56页 |
| 4. 小结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第三章 RGD-PM-OM体外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 第59-79页 |
| 1. 材料与仪器 | 第59-61页 |
| ·材料 | 第59-60页 |
| ·仪器 | 第60页 |
| ·实验用液 | 第60-61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61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1-73页 |
| ·原代HSC分离、培养及鉴定 | 第61-63页 |
| ·细胞抑制实验 | 第63-65页 |
| ·细胞摄取实验 | 第65-67页 |
| ·受体竞争抑制实验 | 第67-70页 |
| ·RGD-PM-OM对a-SMA及(I)型前胶原表达影响 | 第70-73页 |
| 3. 讨论 | 第73-76页 |
| 4. 小结 | 第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第四章 RGD-PM-OM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第79-99页 |
| 1. 材料与仪器 | 第79-80页 |
| ·材料 | 第79页 |
| ·仪器 | 第79-80页 |
| ·动物 | 第80页 |
| ·统计方法 | 第80页 |
|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第80-94页 |
| ·UPLC-MS/MS法测定OM溶液 | 第80-87页 |
| ·药动学研究 | 第87-89页 |
| ·药动学实验给药方案和样品采集 | 第87页 |
| ·药动学实验结果 | 第87-89页 |
| ·氧化苦参械聚合物泡囊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 第89-94页 |
| ·实验方案和组织样品采集方法 | 第89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89页 |
| ·测定方法 | 第89-90页 |
| ·实验结果 | 第90-94页 |
| 3. 讨论 | 第94-96页 |
| 4. 小结 | 第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 第五章 RGD-PM-OM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 第99-115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99-100页 |
| ·试剂 | 第99-100页 |
| ·器材 | 第100页 |
| ·动物 | 第100页 |
| ·统计方法 | 第100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100-103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103-110页 |
| 4. 讨论 | 第110-112页 |
| 5. 小结 | 第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 全文结论 | 第115-116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16-117页 |
| 英文缩略语 | 第117-118页 |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论文情况 | 第118-119页 |
| 致谢 | 第119-121页 |
| 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