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21页 |
第一章 神经可塑性和BDNF在抑郁症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 第21-50页 |
前言 | 第21-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6页 |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23-24页 |
·溶液配制 | 第24-25页 |
·仪器设备和材料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4页 |
·实验动物分组和药物处理 | 第26-27页 |
·行为学实验 | 第27-28页 |
·高尔基染色(Golgi-Cox staining) | 第28-31页 |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 第31-33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3-34页 |
·结果 | 第34-45页 |
·行为学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高尔基染色结果 | 第36-40页 |
·免疫荧光结果 | 第40-45页 |
·讨论 | 第45-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第二章 氯胺酮抗抑郁作用与神经可塑性和BDNF的关系及机制研究 | 第50-75页 |
前言 | 第50-52页 |
·第一节 氯胺酮对抑郁鼠BDNF表达的影响 | 第52-59页 |
·实验材料 | 第52-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8页 |
·结果 | 第58-59页 |
·第二节 氯胺酮对BDNF及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 第59-65页 |
·实验材料 | 第59页 |
·实验方法 | 第59-61页 |
·结果 | 第61-65页 |
·第三节 氯胺酮对神经可塑性的促进作用的机制研究 | 第65-71页 |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结果 | 第67-71页 |
·讨论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第三章 常春藤皂苷元结构改造与生物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 第75-103页 |
前言 | 第75-76页 |
·第一节 常春藤皂苷元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分析 | 第76-83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6页 |
·常春藤皂苷元酰胺衍生物(HGA)的合成 | 第76-78页 |
·合成产物的谱图分析 | 第78-82页 |
·HGA的HPLC纯度检测 | 第82-83页 |
·第二节 HGA的神经保护作用 | 第83-91页 |
·实验材料 | 第83-85页 |
·实验方法 | 第85-88页 |
·结果 | 第88-91页 |
·第三节 HGA对小鼠抗抑郁作用初筛 | 第91-94页 |
·实验材料 | 第92-93页 |
·实验方法 | 第93页 |
·结果 | 第93-94页 |
·第四节 HGA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 第94-100页 |
·实验材料 | 第94-96页 |
·实验方法 | 第96-99页 |
·结果 | 第99-100页 |
·讨论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7-11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统计合格证明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