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排水与堵水论文--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论文

金凤煤矿首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1 绪论第7-12页
   ·问题的提出第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10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0-1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0-11页
     ·技术路线第11-12页
2 区域水文地质及工作面概况第12-21页
   ·矿井概况第12-13页
     ·位置与交通第12-13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3页
   ·区域地质第13-17页
     ·区域地层特征第13-14页
     ·区域构造特征第14-15页
     ·区域水文地质第15-17页
   ·工作面地质条件第17-20页
     ·煤层第17页
     ·构造第17-18页
     ·主要含水层及其含水特征第18-19页
     ·主要隔水层及其特征第19页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基于地面电法的首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查第21-34页
   ·试验方法选择及原理第21-23页
     ·方法选择第21页
     ·试验原理第21-22页
     ·装置选择第22页
     ·测网布设第22-23页
   ·试验概况第23-27页
     ·试验内容第23页
     ·试验测点的布设第23页
     ·试验数据处理第23-26页
     ·试验结果第26-27页
   ·电法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评述第27页
   ·电法成果第27-33页
   ·验证结果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4 工作面涌(突)水安全性分析第34-44页
   ·基于“三图-双预测”的工作面涌(突)水安全性分析第34-39页
     ·模型建立第34页
     ·基于模型的导水裂缝带安全性评价第34-37页
     ·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评价第37页
     ·煤层顶板充水条件综合分区及涌(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第37-39页
   ·基于电法勘探的工作面涌(突)水安全性评价第39-42页
     ·解释的条件和原则第39页
     ·富水区范围分析第39-41页
     ·富水区安全性评价第41-42页
   ·两种成果对比分析第42页
   ·现场突水特征分析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5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第44-56页
   ·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第45页
   ·单位涌水量第45-46页
   ·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第46页
   ·金凤煤矿已掘井巷充水状况及强度第46-47页
   ·回采工作面涌水量第47-53页
   ·突水量第53-54页
   ·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6 防治水效果及措施第56-60页
   ·防治水效果第56页
   ·防治水措施第56-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7 结论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缺陷矿用高强度圆环链完整性分析
下一篇:电牵引滚筒采煤机姿态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