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4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3-20页 |
| ·品牌与品牌建设 | 第13-14页 |
| ·农产品品牌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 ·文献评述 | 第20页 |
|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2-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 | 第24-28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 ·品牌与商标 | 第24页 |
| ·农业品牌 | 第24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品牌 | 第24-25页 |
| ·理论借鉴 | 第25-28页 |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5-26页 |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6-27页 |
| ·农业市场化理论 | 第27-28页 |
| 3 合作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研究 | 第28-38页 |
|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特征 | 第28-29页 |
| ·自然条件的依附性 | 第28-29页 |
| ·品牌形象的多样性 | 第29页 |
| ·价值开发的外部性 | 第29页 |
|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体优劣势分析 | 第29-34页 |
| ·基于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品牌建设 | 第30-31页 |
| ·基于行业协会的农产品品牌建设 | 第31-33页 |
|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 | 第33-34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内部微观主体分析 | 第34-38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参与主体的品牌建设合作动机分析 | 第34-36页 |
| ·品牌建设中合作社内部微观主体的博弈分析 | 第36-38页 |
| 4 农产品品牌建设对合作社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双流县为例 | 第38-53页 |
| ·双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基本情况 | 第38-39页 |
| ·数据来源及样本特点 | 第39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前后对比情况分析 | 第39-53页 |
| ·指标构建原则 | 第39-40页 |
| ·指标选取和假设 | 第40-41页 |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4页 |
| ·农产品品牌建设前后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第44-53页 |
| 5 “双流冬草莓”的品牌化之路——以金皇后冬草莓种植合作社为例 | 第53-61页 |
| ·金皇后冬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化发展 | 第53-59页 |
| ·金皇后冬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 第53页 |
| ·金皇后草莓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建设 | 第53-55页 |
| ·金皇后草莓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前后对比情况 | 第55-59页 |
| ·政府在“冬草莓”品牌化发展中的作用 | 第59-61页 |
| ·统筹领导、政策支持 | 第59页 |
| ·设立部门、制定标准 | 第59-60页 |
| ·举办节日、大力宣传 | 第60页 |
| ·规范市场、提供保障 | 第60-61页 |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1-66页 |
|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 ·对策建议 | 第62-64页 |
| ·合作社内部农产品品牌建设 | 第62-64页 |
| ·合作社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外部支撑体系构建 | 第64页 |
|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附录 | 第71-76页 |
| 问卷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调查问卷 | 第71-74页 |
| 问卷二:双流县合作社品牌总体情况调查问卷 | 第74-75页 |
| 问卷三:专家赋权表 | 第75-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