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承载能力检测的一般概念 | 第9页 |
1-2-1 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测评定 | 第9页 |
1-2-2 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检测评定 | 第9页 |
§1-3 国内外桥梁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1-4 影响桥梁承载力的因素 | 第10页 |
§1-5 承载能力检测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6 国内外桥梁承载力常用评定方法概述 | 第11-13页 |
1-6-1 基于设计规范的方法 | 第11页 |
1-6-2 荷载试验的方法 | 第11-12页 |
1-6-3 基于外观调查的方法 | 第12页 |
1-6-4 基于专家经验的方法 | 第12页 |
1-6-5 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方法 | 第12页 |
1-6-6 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的方法 | 第12-13页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研究 | 第14-16页 |
§2-1 有限元分析法概述 | 第14页 |
§2-2 有限元模型修正原理 | 第14-15页 |
§2-3 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介绍 | 第1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基于动力模态参数的模型修正方法技术 | 第16-27页 |
§3-1 基于动力模态参数修正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16页 |
§3-2 动力模态参数的识别原理 | 第16-19页 |
§3-3 动力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3-3-1 自振法 | 第19-20页 |
3-3-2 共振法 | 第20页 |
3-3-3 脉动法 | 第20页 |
§3-4 基于动力模态参数模型修正的流程 | 第20-26页 |
3-4-1 振型相关性分析 | 第20-21页 |
3-4-2 选取优化变量 | 第21-24页 |
3-4-3 构建目标函数 | 第24-25页 |
3-4-4 优化算法 | 第25-2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及分析流程 | 第27-39页 |
§4-1 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概述 | 第27页 |
§4-2 中国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 第27-29页 |
4-2-1 承载能力评估公式解释 | 第27-28页 |
4-2-2 检测评定的条件 | 第28页 |
4-2-3 检测评定的流程 | 第28-29页 |
§4-3 美国 AASHTO 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 第29-33页 |
4-3-1 AASHTO 评估法 -LRFR 法公式介绍 | 第29-30页 |
4-3-2 LRFR 法评估系统三种评估等级介绍 | 第30-31页 |
4-3-3 评定系统的三种评估水准简介 | 第31页 |
4-3-4 LRFR 法极限状态分类 | 第31页 |
4-3-5 LRFR 法评估流程分析 | 第31-33页 |
§4-4 中美承载能力检算评定方法比较 | 第33页 |
4-4-1 公式形式比较 | 第33页 |
4-4-2 折减系数对比 | 第33页 |
§4-5 承载能力评估公式的建立 | 第33-34页 |
§4-6 桥梁结构荷载效应计算原理 | 第34-35页 |
4-6-1 永久作用效应 | 第34页 |
4-6-2 可变作用 | 第34页 |
4-6-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 | 第34页 |
4-6-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偶然组合 | 第34-35页 |
4-6-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短期效应组合 | 第35页 |
4-6-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长期效应组合 | 第35页 |
§4-7 桥梁构件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原理 | 第35-38页 |
4-7-2 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 | 第35-37页 |
4-7-3 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 | 第37-3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第39-65页 |
§5-1 桥梁概况 | 第39-40页 |
§5-2 基于环境激励的动力模态参数识别 | 第40-44页 |
5-2-1 韩三沟大桥动力测试过程 | 第40-42页 |
5-2-2 对韩三沟大桥的数据处理及结果显示 | 第42-44页 |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理论计算结果 | 第44-48页 |
§5-4 有限元模型修正及修正结果对比 | 第48-51页 |
5-4-1 确定设计变量 | 第48-49页 |
5-4-2 执行模型修正 | 第49-51页 |
§5-5 承载能力评定 | 第51-64页 |
5-5-1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 第51-59页 |
5-5-2 荷载效应计算 | 第59-62页 |
5-5-3 截面抗力计算 | 第62-63页 |
5-5-4 承载能力评定 | 第63-6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