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5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3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RBI)概述 | 第15-29页 |
| ·关于风险 | 第15-16页 |
| ·风险的本质 | 第15页 |
| ·风险的性质 | 第15-16页 |
| ·RBI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 第16-18页 |
| ·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 ·特点 | 第17-18页 |
| ·RBI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 ·RBI技术的分析比较 | 第20-21页 |
| ·RBI技术的实现基础 | 第21-24页 |
| ·技术支撑 | 第21-22页 |
| ·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 ·应用软件 | 第23-24页 |
| ·RBI技术的工作流程 | 第24-28页 |
| ·建立数据库 | 第25页 |
| ·初步审查 | 第25-26页 |
| ·风险分析 | 第26页 |
| ·风险评估 | 第26-27页 |
| ·制定检验计划 | 第27页 |
| ·检验及其结果验证 | 第27-28页 |
| ·更新改进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RBI技术装置风险分析 | 第29-53页 |
| ·失效后果分析 | 第29-44页 |
| ·代表性流体的确定 | 第30页 |
| ·装置孔尺寸的确定 | 第30-31页 |
| ·可泄放流体总量的估计 | 第31-32页 |
| ·泄放率的计算 | 第32-33页 |
| ·泄放类型及相态的确定 | 第33-34页 |
| ·减缓系统的评估 | 第34-35页 |
| ·泄放后果的确定 | 第35-44页 |
| ·失效可能性分析 | 第44-52页 |
| ·同类失效频率 | 第45页 |
| ·装置修正系数 | 第45-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180万吨/年ARGG装置的RBI风险评估 | 第53-63页 |
| ·180万吨/年ARGG装置概述 | 第53-54页 |
| ·装置简介 | 第53页 |
| ·工艺原理 | 第53-54页 |
| ·评估范围 | 第54页 |
| ·实施过程 | 第54-57页 |
| ·评估会议 | 第55页 |
| ·数据收集、整理和录入 | 第55-56页 |
| ·腐蚀回路和物流回路的确定 | 第56页 |
| ·数据的确认和补充 | 第56页 |
| ·风险评估 | 第56-57页 |
| ·检验计划的确定 | 第57页 |
| ·风险评估的基本条件 | 第57-58页 |
| ·风险评估的关键设定条件 | 第57页 |
| ·评估结果描述 | 第57-58页 |
| ·180万吨/年ARGG装置风险分析结果 | 第58-62页 |
| ·装置评估结果 | 第58-61页 |
| ·安全阀评估结果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关键设备风险水平分析 | 第63-81页 |
| ·催化裂化部分关键设备 | 第63-73页 |
| ·沉降器 | 第63-64页 |
| ·再生器 | 第64-66页 |
| ·外取热器 | 第66-67页 |
| ·分馏塔 | 第67-69页 |
| ·吸收塔 | 第69-71页 |
| ·稳定塔 | 第71-73页 |
| ·产品精制部分关键设备 | 第73-80页 |
| ·催化干气脱硫塔 | 第74-75页 |
| ·液化气脱硫塔 | 第75-77页 |
| ·溶剂再生塔 | 第77-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六章 检验计划的制定和降低风险的建议 | 第81-87页 |
| ·检验计划的制定 | 第81-84页 |
| ·检验的有效性 | 第81-83页 |
| ·方式的确定 | 第83页 |
| ·比例的确定 | 第83页 |
| ·过程控制卡的确定 | 第83页 |
| ·其他注意事项 | 第83-84页 |
| ·降低风险的建议 | 第84-85页 |
| ·在线检验建议 | 第84页 |
| ·防腐蚀的建议 | 第84-85页 |
| ·后果减缓措施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 致谢 | 第93-95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7页 |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97-98页 |
| 附件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