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微博与公益传播概述 | 第10-20页 |
·微博——网络传播新载体 | 第10-11页 |
·微博产生的背景 | 第10页 |
·微博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 第10-11页 |
·公益与公益传播 | 第11-13页 |
·“公益”的来源 | 第11-12页 |
·公益传播的界定与研究 | 第12-13页 |
·基于微博平台的公益传播 | 第13-20页 |
·微博公益传播的类型 | 第13-16页 |
·微博公益传播的线上救助方式 | 第16-17页 |
·微博公益传播与传统媒体公益传播的比较 | 第17-20页 |
第2章 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 第20-25页 |
·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关于微博和微博公益传播 | 第20-21页 |
·关于网络公益传播 | 第21-22页 |
·关于公益传播 | 第22-23页 |
·微博之于公民社会建设和公民意识培养 | 第23页 |
·本文的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研究公民意识发育过程和发育环境的意义价值 | 第23-24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第3章 公民意识的发育过程:微博公益传播的话语模式 | 第25-48页 |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实质及应用 | 第25-27页 |
·扎根理论的产生与意义 | 第25-26页 |
·扎根理论的主要流派与特色 | 第26页 |
·本文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与突破 | 第26-27页 |
·微博公益传播的话语模式分析 | 第27-48页 |
·界定研究问题 | 第27-28页 |
·个案选定——“免费午餐”和“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 第28-29页 |
·“免费午餐”、“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文本分析 | 第29-45页 |
·微博公益传播的话语模式及其性质与面向 | 第45-48页 |
第4章 公民意识的发育环境:微博公益传播的对话语境 | 第48-56页 |
·语境的界定和分类 | 第48-50页 |
·语境的概念 | 第48页 |
·语境的分类 | 第48-50页 |
·多重语境下的微博公益传播 | 第50-56页 |
·自由的人际传播语境 | 第50-51页 |
·和谐的群体传播语境 | 第51-52页 |
·开放的社会语境 | 第52-53页 |
·多元的文化语境 | 第53-56页 |
第5章 微博公益传播与公民意识培养 | 第56-62页 |
·公民与公民社会 | 第56-57页 |
·公民的界定 | 第56页 |
·公民社会的定义和概念阐释 | 第56-57页 |
·微博公益传播对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及作用 | 第57-62页 |
·形成公民自主选择机制 | 第57-58页 |
·挖掘公民参与公益潜力 | 第58-60页 |
·公民实现自身价值的新途径 | 第60-62页 |
第6章 基于微博平台的公益传播的问题及建议 | 第62-68页 |
·微博公益传播存在的问题 | 第62-65页 |
·难以确保公益信息真实性 | 第62-63页 |
·容易侵犯他人正当权力 | 第63-64页 |
·传播声势与效果不成比例 | 第64-65页 |
·公益传播的持续性、有效性不足 | 第65页 |
·对微博公益传播的相关建议和思考 | 第65-68页 |
·营造良好公益氛围,启蒙公众慈善意识 | 第65-66页 |
·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塑造公益行动公信力 | 第66页 |
·丰富公益传播主题,提升微博用户参与度 | 第66-67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微博公益传播提供法律保障 | 第67-68页 |
结语:本文的局限性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