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视角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理论 | 第10-15页 |
(一)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 | 第10-11页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 | 第11-15页 |
1. 有利于我国人权保障 | 第12-13页 |
2.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 第13页 |
3. 有利于实现实体正义 | 第13-15页 |
二、国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考察 | 第15-23页 |
(一) 美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5-17页 |
1. 美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立法 | 第15-16页 |
2.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特点 | 第16-17页 |
(二) 英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7-18页 |
(三) 德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8-19页 |
(四) 日本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9-20页 |
(五) 国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及启示 | 第20-23页 |
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排除方式不同 | 第20页 |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时间不同 | 第20-21页 |
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依据不同 | 第21页 |
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定目的不同 | 第21页 |
5. 国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启示 | 第21-23页 |
三、我国学界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争论 | 第23-26页 |
(一) 真实肯定说 | 第23-24页 |
(二) 完全排除说 | 第24页 |
(三) 原则排除说 | 第24-26页 |
四、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立法突破 | 第26-32页 |
(一) 明确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 | 第26-27页 |
1. 明确了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范围 | 第26页 |
2. 完善了非法实物证据的适用范围 | 第26-27页 |
(二) 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程序 | 第27-29页 |
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启动程序 | 第27-28页 |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审查程序 | 第28页 |
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举证程序 | 第28页 |
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审判程序 | 第28-29页 |
(三) 设置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制度 | 第29-32页 |
1. 完善了利于律师辩护的规定 | 第29-30页 |
2. 确定了不得自证其罪的规定 | 第30页 |
3. 新增加了强制证人出庭制度 | 第30-31页 |
4. 完善询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 | 第31-32页 |
五、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足与完善 | 第32-39页 |
(一)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足 | 第32-35页 |
1.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缺乏配套制度 | 第32-33页 |
2. 录音录像相关规定存在立法缺陷 | 第33页 |
3 非法搜查扣押证据规定存在不足 | 第33-34页 |
4. 对侦查行为违法监督机制不到位 | 第34-35页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 第35-39页 |
1. 完善不得自证其罪配套法律 | 第35-36页 |
2. 完善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立法 | 第36页 |
3. 完善非法搜查扣押证据立法 | 第36-37页 |
4. 完善我国司法法律监督机制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