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证明度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证明度的基本内容 | 第11-26页 |
·证明度的概念 | 第11页 |
·证明度的作用 | 第11-12页 |
·证明度的性质 | 第12-13页 |
·证明度的学说述评 | 第13-18页 |
·主观证明度理论 | 第14-15页 |
·客观证明度理论 | 第15-16页 |
·客观化证明度理论 | 第16-18页 |
·证明度的特殊情形 | 第18-20页 |
·证明度的提高 | 第18-19页 |
·证明度的降低 | 第19-20页 |
·与证明度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20-26页 |
·证明度与举证责任的关系 | 第20-22页 |
·证明度与证据评价的关系 | 第22-23页 |
·证明度与“高度盖然性”的关系 | 第23-24页 |
·证明度与民事诉讼中“确信”的关系 | 第24-26页 |
第2章 证明度的标准 | 第26-33页 |
·德国法证明度标准研究 | 第26-27页 |
·台湾地区证明度标准研究 | 第27-30页 |
·我国证明度标准研究 | 第30-31页 |
·证明度标准与自由心证的关系 | 第31-33页 |
第3章 我国对证明度制度的完善 | 第33-36页 |
·我国证明度制度应汲取高度盖然性为原则 | 第33页 |
·适当采用“盖然性占优势”证明度 | 第33页 |
·我国民事诉讼应对特殊案件适度降低证明度 | 第33-35页 |
·减轻特定案件证明度 | 第33-34页 |
·通过判例制度完善证明度制度 | 第34-35页 |
·我国民事诉讼应完善“心证公开”制度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