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疑罪从无原则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疑罪概述第12-18页
   ·疑罪的概念第12-13页
   ·疑罪的分类第13-16页
     ·我国对疑罪分类的不同观点第13页
     ·本文对疑罪分类的观点第13-16页
   ·疑罪的产生原因第16-18页
     ·自然力的影响与制约第16页
     ·犯罪嫌疑人的刻意隐瞒与修饰第16-17页
     ·配套保障机制不完善第17页
     ·某些办案人员的素质不高第17-18页
第2章 疑罪从无原则的发展历程及法理分析第18-26页
   ·疑罪从无原则的发展历程第18-20页
     ·外国疑罪从无原则的发展第18-19页
     ·我国疑罪从无原则的发展第19-20页
   ·疑罪从无原则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保障人权理论第20-21页
     ·程序主体理论第21-22页
   ·疑罪从无原则的实践价值第22-26页
     ·贯彻疑罪从无原则有利于人权保障第22-23页
     ·贯彻疑罪从无原则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第23-26页
第3章 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现状分析第26-34页
   ·疑罪从无在我国的适用现状第26-28页
     ·疑罪重审第26-27页
     ·疑罪从轻第27-28页
   ·疑罪从无原则适用障碍产生的原因分析第28-34页
     ·法制层面存在漏洞与缺失第28-30页
     ·缺乏良性的制度实施环境第30-31页
     ·主观意愿的回避趋向性第31-34页
第4章 疑罪从无原则的规范化第34-45页
   ·疑罪从无原则立法规范化的建议第34-37页
     ·疑罪从无在侦查阶段适用之立法完善第34-35页
     ·疑罪从无在起诉阶段适用之立法完善第35-37页
     ·疑罪从无在审判阶段适用之立法完善第37页
   ·疑罪从无原则司法适用规范化的建议第37-45页
     ·树立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司法理念第37-39页
     ·狠抓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人员素质第39-42页
     ·将法律效果作为刑事司法效果的评价标准第42-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技术侦查措施的运用及其法律规制
下一篇:民事诉讼中证明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