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状况及本土创投机构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本文基本框架 | 第11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 风险投资的相关理论 | 第15-23页 |
(一) 概念界定及说明 | 第15页 |
(二) 风险投资的特征及作用 | 第15-19页 |
1. 风险投资的特征 | 第15-17页 |
2. 风险投资的作用 | 第17-19页 |
(三)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 | 第19-20页 |
1. 风险投资的融资 | 第19页 |
2. 风险投资的投资 | 第19页 |
3. 风险投资的投资后管理 | 第19-20页 |
4. 风险投资的退出 | 第20页 |
(四) 国际风险投资成功发展模式 | 第20-23页 |
二、 我国风险投资目前的发展状况分析 | 第23-29页 |
(一) 我国风险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 第23-25页 |
1. 孕育期 | 第23页 |
2. 成长期 | 第23页 |
3. 调整期 | 第23-24页 |
4. 快速发展期 | 第24页 |
5. 新一轮的调整期 | 第24-25页 |
(二) 我国风险投资目前的发展状况 | 第25-29页 |
1. 募资情况 | 第25-26页 |
2. 投资情况 | 第26-27页 |
3. 退出情况 | 第27-29页 |
三、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一) 风险收益结构不合理 | 第29页 |
(二) 重投机轻理性 | 第29-30页 |
(三) 重规模轻服务 | 第30-31页 |
(四) 重投晚期轻早期 | 第31页 |
(五) 增值服务功能的丧失 | 第31-32页 |
(六) 对赌协议的盲目使用 | 第32-33页 |
(七) 对IPO退出过度依赖 | 第33-34页 |
四、 我国本土创投机构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 第34-38页 |
(一) 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开始进入调整期 | 第34页 |
(二) 风险投资行业暴利终结 | 第34-35页 |
(三) 风险投资行业步入寒冬 | 第35-36页 |
(四) IPO遇冷、退出困难 | 第36页 |
(五) 创投机构在危机中求变革 | 第36-37页 |
(六) 本土创投机构成为中坚力量 | 第37-38页 |
五、 我国本土创投机构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 第38-49页 |
(一) 多层次的融资与投资方式 | 第38-42页 |
1. 多层次的融资渠道 | 第38-39页 |
2. 多元化的投资活动 | 第39-42页 |
(二) 全方位的增值服务管理体系 | 第42-45页 |
(三) 多元化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 | 第45-47页 |
1. IPO | 第45页 |
2. 并购 | 第45-46页 |
3. PE二级市场 | 第46-47页 |
4. 新三板 | 第47页 |
(四) 风险投资与孵化器相结合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