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导言 | 第7-10页 |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三) 站场完整性管理现状 | 第8-10页 |
二、站场完整性管理理论概述 | 第10-22页 |
(一) 基本概念 | 第10-12页 |
(二) 站场完整性管理 | 第12-19页 |
(三) 站场完整性风险评估技术简介 | 第19-21页 |
(四) 国外对站场完整性管理研究简述 | 第21-22页 |
三、站场完整性管理实务构架研究 | 第22-26页 |
(一) 站场完整性管理需要构建完整的体系构架 | 第22-23页 |
(二) 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是逐步改善的 | 第23-24页 |
(三) 设备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方案基本思想 | 第24-25页 |
(四) 设备技术静态数据采集模式基本思路 | 第25页 |
(五) 设备技术动态数据采集模式基本思路 | 第25-26页 |
四、设备完整性管理技术模式实务研究 | 第26-42页 |
(一) 压力容器完整性管理方案研究 | 第26-30页 |
(二) 压力管道完整性管理方案 | 第30-34页 |
(三) 动设备的完整性管理方案 | 第34-38页 |
(四) 安全保护系统仪表完整性管理方案 | 第38-42页 |
五、设备技术静态数据采集模式实务研究 | 第42-51页 |
(一) 西部管道设备类别的设计特点 | 第42-44页 |
(二) 站场功能位置体系及风险管理关键单元设计特点 | 第44-47页 |
(三) 设备完整性管理技术静态数据设计特点 | 第47-49页 |
(四) 技术静态数据采集管理基本特点 | 第49-51页 |
六、设备技术动态数据采集与风险预测技术实务研究 | 第51-53页 |
(一) 站场风险检测技术及软件 | 第51页 |
(二) 基于风险的检测(RBI)技术 | 第51页 |
(三) 站场工艺管线非开挖地面检测评价技术 | 第51-52页 |
(四) 输油泵机组远程在线(含离线)智能诊断技术 | 第52页 |
(五) 天然气压缩机组远程在线(含离线)智能诊断技术 | 第52页 |
(六) 输油泵及部件失效模型建立 | 第52页 |
(七) 天然气压缩机组及部件失效模型建立 | 第52页 |
(八) 为设备完整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的设备数据中心 | 第52-53页 |
七、设备管理管控模式与业务模式实务研究 | 第53-63页 |
(一) 站场完整性管理管控体系 | 第53-55页 |
(二) 站场完整性管理业务体系 | 第55-57页 |
(三) 业务管理技术支撑技术 | 第57-63页 |
八、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