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縮略词表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40页 |
·青兰属植物分布、种类和特征 | 第9-11页 |
·分布 | 第9-10页 |
·形态特征 | 第10页 |
·种类 | 第10-11页 |
·青兰属植物化学成分 | 第11-38页 |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 | 第11-23页 |
·甾体类化合物(Steroids) | 第23-24页 |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 | 第24-33页 |
·苯丙素类化合物(Phenylpropanoids) | 第33-35页 |
·生物碱类型化合物(Alkaloids) | 第35-37页 |
·其它类型化合物(Others) | 第37-38页 |
·异叶青兰形态特征和生物活性 | 第38-3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9-40页 |
第二章 异叶青兰化学成分提取及结构鉴定 | 第40-49页 |
·材料 | 第40页 |
·采样地概况 | 第40-4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1页 |
·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乙醇提取物及萃取物制备 | 第41-42页 |
·化学成分分离 | 第42-43页 |
·化合物纯度检测 | 第43页 |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43页 |
·结果 | 第43-49页 |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43-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异叶青兰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 第49-65页 |
·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拟南芥活性实验 | 第49-50页 |
·莴苣幼苗活性实验 | 第50页 |
·红三叶幼苗活性实验 | 第50页 |
·数据分析 | 第50-51页 |
·结果分析 | 第51-63页 |
·拟南芥活性 | 第51-57页 |
·莴苣活性 | 第57-60页 |
·红三叶活性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65-77页 |
·讨论 | 第65-75页 |
·异叶青兰化合物种类 | 第65-73页 |
·异叶青兰化合物生物活性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 | 第84-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