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云杉论文

不同年龄云杉生物量和碳密度分布特征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森林生物量研究第11-13页
     ·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第11-12页
     ·森林生物量测定方法第12-13页
   ·森林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第13-17页
     ·森林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进展第13-15页
     ·森林碳储量估测方法第15-17页
   ·云杉生物量和碳密度研究第17-18页
   ·立题依据第18-20页
     ·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的不足第18-1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2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0-26页
   ·试验地概况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6页
     ·样地设置第21页
     ·样地调查第21-22页
     ·云杉生物量与碳密度的测定与计算第22-24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4-26页
3 不同年龄云杉生物量的特征第26-38页
   ·云杉生物量模型建立第26-28页
   ·不同年龄云杉生物量特征第28-29页
   ·云杉群落生物量特征第29-31页
     ·乔木层生物量第29-30页
     ·林下植被生物量第30-31页
     ·林分生物量分配比例第31页
   ·云杉器官生物量与林龄的关系第31-34页
   ·不同林龄云杉平均年净生产力第34-35页
   ·小结与讨论第35-38页
4 不同年龄云杉含碳率及其碳密度第38-50页
   ·云杉天然林含碳率第38-42页
     ·云杉枝、根、干、皮中含碳率的空间变化第38-39页
     ·不同年龄云杉器官的含碳率特征第39-40页
     ·林下植被含碳率变化第40-41页
     ·不同年龄土壤含碳率的垂直分布特征第41-42页
   ·云杉林分的碳密度与分配第42-46页
     ·云杉林分各器官的碳密度第42-43页
     ·云杉林下植被碳密度第43-44页
     ·不同年龄云杉土壤碳密度第44-45页
     ·不同年龄云杉林生态系统中碳密度的空间特征第45-46页
   ·云杉生态系统生物量与碳密度相关关系回归方程的推算第46页
   ·云杉年固定碳量的初步估算第46-47页
   ·小结与讨论第47-50页
5 结论第50-53页
   ·云杉生物量及其分布特征第50页
   ·云杉林分的含碳率特征第50-51页
   ·云杉林分的碳密度特征第51-53页
6 创新点第53-54页
7 研究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6页
附录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源赤霉素对油茶成花调控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湘西南石漠化地区湿地松人工林结构与生产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