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相关理论及内涵 | 第16-32页 |
一、人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 | 第16-21页 |
(一) 人性 | 第16-19页 |
(二) 人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 第19-20页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 | 第20-21页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一) 人的本质 | 第21-22页 |
(二) 现实的个人的存在 | 第22-23页 |
(三) 人的主体性 | 第23-24页 |
(四) 人的需要理论 | 第24页 |
(五)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4-25页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构成要素及其内容 | 第25-32页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构成要素 | 第25-26页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基本内容 | 第26-32页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44页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所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一) 自然性需求引导中存在着重精神引导轻物质需求满足 | 第32-33页 |
(二) 精神性需求中存在着重理想信念的培育轻现实精神需求的满足 | 第33-34页 |
(三) 社会性需求引导中存在着重社会共性培育轻个性发展引导 | 第34-36页 |
(四)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重教育管理轻主体性培养 | 第36-37页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存在问题的原因透析 | 第37-44页 |
(一) 环境的负面影响 | 第37-38页 |
(二) 教育者方面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三)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理论体系认识的缺失 | 第40-41页 |
(四) 评价方式脱离人性化的标准 | 第41-44页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对策研究 | 第44-56页 |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师资队伍建设 | 第44-46页 |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第44-45页 |
(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养 | 第45页 |
(三) 准确定位自身,明确职责 | 第45-46页 |
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理论的实施力度 | 第46-50页 |
(一) 目标的制定真正做到以人性为指向 | 第46-47页 |
(二) 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内容指导 | 第47-48页 |
(三)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 | 第48-50页 |
三、加强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 | 第50-52页 |
(一) 加强良好的人性化的社会环境的营造 | 第50-51页 |
(二) 加强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氛围的营造 | 第51-52页 |
(三) 加强人性化的家庭环境氛围的营造 | 第52页 |
四、坚持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评价 | 第52-56页 |
(一) 制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评价标准 | 第52-53页 |
(二) 坚持多元化评价方式 | 第53-54页 |
(三) 增强评价结果的运用 | 第54-56页 |
结束语 | 第56-5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6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